游客

19岁女VC分享55条经验 为你解析创投圈的那些事

游客 2017-02-20 09:31:40    200744 次浏览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Tiffany Zhong,18岁进入早期消费科技风投公司Binary Capital担任全职分析师,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一学生。

如果你是一位创始人、新手风投或梦想成为风投,本文内容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整个风投行业的纵观与理解、给创始人的建议,以及给新手风投的建议。

 我对风投行业的了解

1.这份工作没有条框可遵循。我原本就知道风投是份没有规律的工作,但没想到这么“散漫”。

2.风投工作的流程:了解/人际网络 判断 胜出。风险投资基本就是三件事:

(1)进入某投资轮——这里包括听说一家公司(需要复杂、稳定的人际网络)以及和创业者建立关系;

(2)评估潜在投资,培养从上千家公司中选出优胜者的能力;

(3)说服创始人拿下你的钱。作为一位风投,你要给自己树立这样一种形象:能够给公司增值,能够在创始人遭遇艰难时刻时献上宽实的肩膀。

3.我学会了如何提出更好的问题。现明显,此前我太低估问对问题的难度和重要性。在听取了无数Justin、Jon对创企的提问后,我做了足够的笔记,学会了如何问出好问题。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并清晰地陈述出自己明白什么,坦诚地承认自己不明白什么。其次最重要的是,学会倾听。

4.承接上一条:多问几个问什么。不断深入挖掘,直到自己无话可问。

5.保持怀疑的态度。不要相信你听到的一切!我不想让自己听起来愤世嫉俗,但遗憾的是,这是真理。

6.意志坚定但不要咄咄逼人,戒掉玻璃心,勇敢发文。你可以在里参与讨论,哪怕你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小组;多问问题,哪怕这些问题很愚蠢;慷慨地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给话题提供独特的视角,坚定信念,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也有错误所在。不要顽固不化,不要粗鲁无理,不要惹人生厌。不过,最重要的是,乐于向他人学习,培养一种发展的心态。

7.消费科技分为两类:社交型和交易型(电商、金融科技、健康科技、房地产等)。

8.用于评估消费社交产品的高效框架:

(1)是否具有实用性,能够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

(2)是否满足人们内在的自恋需求?

(3)是否有趣?

(4)是否有那么一个群体,在没有人雇佣,没有人强迫的情况下热烈讨论你的产品(可以在推特上搜索)?

让我们以Instagram作为例子对这个框架进行拆分:实用性?他们的滤镜确实让用户看起来更漂亮;自恋需求?用户可以通过Instagram的平台告诉别人:我的生活怎么这么棒!有趣?我可以花上好几个小时不停地上下翻阅别人上传的照片,想象自己在某个国家旅游或是某个餐厅吃饭的样子。社群?没问题。

9.消费社交产品的一般演变路线为:实用性——平台——生态系统。

10.用于个人评估消费市场的高效框架:

(1)乐观的单位经济效益;(2)出色的品牌塑造;(3)强大的社区;(4)高质量的SEO/ASO。

11.为人友善。这条建议非常简单,但不知为何,风投行业似乎经常忽视。在现在这个时代,为人友善会给你带来竞争优势。

12.你所与之合作的人应当具备这几样素质:透明 诚实 同理心 正直。显然,你对自己也应设定同样的要求。

13.除了这些素质,我想说的是,求知欲、激情、努力和自知要比智力和分析能力重要的多。

14.谁都不能给自己的工作打包票。真的,虽然很多人装成一副很懂的样子。我认识无数成功的合伙人,你往往会指望他们能预测未来,毕竟人家的投资历史那么辉煌。不过,每当我和他们交流时,我发现他们脑海里似乎也是一团糊……

15.保持头脑高度开放。你可能也在努力做到不怀偏见,但是这种心态往往不可避免,因此,请尽力铲除先入之见。尤其是不要看低那些一开始看起来像玩具的产品。

16.慢慢从新手的心态转变到以分析评估为基础。我的意思是,最初的时候,你会觉得所有想法都很有意思,但随着经验的增长,了解到哪些公司能够成功后,你再也不会以“浪漫主义”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你的问题开始变多,也更加深入。不过这也意味着,在面对一个新想法时,不再只是两天草草做决定,而是要研究、思索好几周,才能判断该想法是否值得跟进。

17.风投是一个服务行业,也是销售行业。你永远都在向别人“推销”,推销自己——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推销公司——创企应当接受你们的投资。你要推销自己的投资组合公司,吸引求职者、用户、合作伙伴和投资人。你还要向有限合伙人推销你的公司,说服他们投资。

18.来自专业人士的意见:如果你想进入风投行业,一般在风投公司完成新一轮募资时会招人。

19.如果你天生好胜心强,那么风投行业与你来说一定很有趣;反之则枯燥无味。

20.自从进了风投行业,5年没说过话的朋友突然联系了起来,感觉有点奇怪。

21.想认识哪些人 ,就去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比如你想认识风投,那就去推特;想认识程序员/设计师,或想学一些技能,那就去参加编程马拉松。在业内人士集中的地方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认为自己对某项工作感兴趣,就去认识做这个工作的人。

22.无论你想做什么,你都要建立个人品牌。首先,你要常常混迹在网络上,因为你知道,现在已经2017年了,你得让别人在网上找得到你。实际上,不仅要找得到你,还要直接看到你,到哪儿都甩不开你的影子。正是因为过去3年我一直在建立自己的品牌——主要靠推特,才有那么多机会找上门来。就在我使用推特的第一年,大家开始叫我“推特上那个Tiffany”。

23.风投行业的反馈回路非常长。你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表现是好是坏,只有合伙人、投资组合公司和被你否决的创始人能给你一些反馈(如果他们愿意的话)。你可能花费了数个小时甚至数周时间研究几百个公司,最终却一个也没有投资,这时候你会感觉格外沮丧。谁都没法告诉你怎样成功,因为大家都不知道。

24.很不想说这句话,不过:失败乃家常事,不管是对风投还是创始人来说皆是如此。

25.早期风投95%的判断都基于创企的团队、产品和市场,只有5%基于数字和数据。

26.“不要让任何人觉得和你在一起浪费了时间。”——Jon Teo

27.无论是风投还是创始人,试着避免所有的流言蜚语。旧金山和纽约的风投世界很小,闲言碎语总是传得特别快。

28.不要单方面把一个人介绍给另一个人。永远不要。

29.当你需要他人引荐时,尽量减少中间人的麻烦。比方说你给中间人写了一封邮件,那么请确保这份邮件能被直接转发给你想认识的人。

30.在融入风投世界一段时间后,你会学到许多人类心理、社会结构相关的知识,权利动力学和劝说之道。如何与他人沟通才能获得回复或敲定会议?第一次接触应该找谁——总经理?助理?分析师?谁是做决定的那个人?

31.过去一年里,我认识的人多得数不清,大概有上千个。我的好朋友Sarah Guo对这份工作的分析最为准确,对于一名优秀的风投,尤其是刚刚起步的新手风投来说,外向的性格非常重要。

32.最后,你可能以前就听说过这句话:认识优秀的人,他们不仅会让你变聪明、全面发展,也会让你变成更好的人。

给创始人:

33.很悲哀的一个现实是,大多数风投都“患有”注意力缺失症(ADD),往往在会面的5分钟之内就感到厌烦。因此,不要等到融资演讲的一半才解释为什么你的公司更有优势。开门见山。

34.为了从整体角度把握一家公司,以下是风投经常问的问题:

关于背景&团队——你为什么想创办这家公司?创始人们是怎样认识的?

关于市场牵引力&执行力——如果你是消费社交产品,风投的注意力只在活跃用户数量(日活跃用户,周活跃用户和月活跃用户)、用户留存和用户交互上;

如果你是消费市场公司,可以参考Bill Gurley的文章和Version One的指导。

35.回复新手风投。他们所掌握的权力比你想象的多,可以帮你推荐到公司内部。

36.即使风投否定了你的公司,也记得给他们回复。

37.保持和新手风投的联系。这条建议适用于规模较小的风投公司。我所在的投资团队共4人,有些创始人再见面后花时间找到我的邮件,之后仍然不断向我提供最新消息,对此行为我非常欣赏。相信我,这些邮件我们都会看到的。细节决定成败。

38.请对自己和自己的公司树立信心——不要任风投摆布。

39.正如潜在投资人会对你进行详尽的背景调查一样,你也同样需要调查投资人和他/她所在的公司。你可以选择和以下三类人群交流一下:(1)该公司目前的投资对象;(2)该公司投资失败的公司;(3)该投资人否定的创始人。令我惊讶的是,很多人根本不会作此调查。你要知道,了解一位风投是否能真正帮助你非常重要,他是否会与你同甘共苦,是否会兑现自己曾经的承诺。

40.了解清楚自己是否确实需要风投的资金,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融资的。

给新手风投:

41.善用推特。我的“成年”人际网络大多是在推特上建立的。如果你在科技行业工作,说推特再重要都不为过。有时我会在会议上发表演讲,而其中大部分内容就是“推特是怎样改变我的人生”的。我的好朋友Blake Robbins是底特律的一名风投,时至今日,他仍会通过推特上建立的关系网络获得许多投资机会。我们也是在推特上认识的,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聊天。

42.不过,不要在推特上搜寻相关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可能会让制造乐观的假象,甚至让你有种害怕错过某家公司的感觉。比方说,一家消费应用公司突然火热起来,然后整个风投世界开始谈论它,这时候,往往会产生两个结果。(1)你会误以为这款应用及受欢迎,而事实上,只有风投在欢快地谈论它;(2)由于大家都在谈论它,风投会认为其他人都有投资的可能,因此出现争抢现象,这种情况会导致你担心错过这家公司。

43.紧接上一条,培养自己对创企的独立思考。不要盲目认同同事、合伙人或拥有辉煌投资历史的风投的意见,而忘了问自己关心的问题。在和资深风投讨论之前,先总结自己对相应公司的看法,接着与他人进行对比、学习。资深风投并不总是正确的,但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44.不要程式化。对我来说,朋友永远是第一位,业务只排第二。当然,一切还是取决于你自己的想法。保持真诚。创始人们总能看出投资人是否真正对其团队/创始人感兴趣,还是只是敷衍了事。

45.后悔没能早些运用的时间管理原则:省出一部分时间来做不同的项目,或工作的其他部分。你可以每天早上和晚上抽出一部分时间来浏览、清理收件箱,并按照优先顺序跟进多位创始人。我记得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会抽出每周五早晨的时间,来研究自己想深入学习的领域。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管理时间——尤其是收件箱,很多事情会渐渐失去掌控。

46.邮件管理:设置新闻邮件过滤器。

47.仍然是邮件管理:申请一个新的邮箱,把所有的测试产品或尝试的新应用,以及等待名单列入其中。或者更简单一点,设置一个Gmail过滤器,在在邮件地址尾部添加解释内容。

48.我使用的工具:Clearbit Connect (邮件查找 智能联系人信息),Rapportive (智能联系人信息),Voila Norbert (邮件查找),Streak (收件箱的CRM),Calendly (电话/会议安排),Google Calendar,Outlook iOS。

49.我经常阅读的科技媒体:Strictly VC,LAUNCH Ticker,Ben Thompson的Stratechery,The Information,CB Insights,Mattermark Daily。

50.有关会面的建议:简单聊一聊/征求意见的电话控制在15分钟左右,初步介绍与潜在投资的视频电话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介绍后电话/会议在1个小时左右。我不建议一趟又一趟的来回打电话,你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思考,理清上一通电话的内容。此外,在安排电话会谈的时候,注意考虑对方所在的时区,这不仅是一种贴心之举,也可以减少双方的麻烦。

51.请尊重创始人。邮件要在几天之内回复;更改安排不要超过5次;不要在最后一分钟取消会议;不要在会面期间表现粗鲁或让人反感。作为一名风投,你的任务是给予支持、建议,让创始人有可以依靠的肩膀(比喻一下,不过现实情况也可能发生)。你不是来喧宾夺主的,更不是来管理公司的。

52.与此同时,讲话请坦率、直接,但保持谦虚的语气。搬用此前的例证来给予反馈,解释为何否定这家公司,而不是以空话、套话敷衍创始人。

53.我最喜欢问风投和创始人的问题是:“你最大的担忧是什么?”许多风投会谈到潜在的联合投资或投资组合公司,这时你要深入探索,找出最大的投资风险。而作为创始人,如果你能回答出让人满意的答案,那么说明你的自我认知度高,也经过了深思熟虑。

54.有些创始人非常擅长回答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很聪明或该公司业绩良好。你需要注意区分,对方是真的很聪明还是只是知道怎样回答问题。

55.最后……风投行业并不如你想的那样光鲜亮丽。不是坐不尽的私人飞机,开不完的游艇派对(这两样我都没体验过),而是坐在办公室里、咖啡店里,一封又一封地回复邮件。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