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全国最大诊所落地广州 共享医生模式能否打破瓶颈

游客 2017-07-28 06:27:03    201196 次浏览

本报记者 肖玫丽 广州报道

导读

近期,诊所潮在中国一线城市掀起,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医生来源和盈利模式仍然困扰创业者,资本也大多持观望态度。

基层诊所人人叫好,但不一定叫座。

近日,以“共享医生”模式杀入基层诊所的大医汇,宣布一期总投资2亿元建设诊所。该诊所近似一间小型医院,共设置11大类临床专业科室、23个临床科室、1个体检中心、146间诊室和5间日间手术室,可接受2000名医师入驻执业。

大医汇创始人詹智勇是一名医疗老兵,曾创办手外科连锁医院并涉足移动医疗的医学百事通,大医汇是他的第二次创业。

詹智勇表示:“第一个试点模式打造完之后,可以跨地区全国复制,但复制需要资本,现在已投入的1亿元都是自有资金,投资人都在看试点成效如何。”

近一两年来,诊所潮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掀起,似乎一夜间成为资本、创业者、政策的宠儿,连锁化、高端化逐渐成为鲜明特征。在推进分级诊疗、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风口下,已进场的玩家包括互联网医疗巨头、走出体制创办医生集团的医生、上市公司和外资企业等。

但中国基层医疗服务长期欠缺、全科医生缺口极大的现状,使得基层诊所面临人才、品牌等难题,其以诊疗费为主体的盈利模式,也尚未普遍盈利。

 共享医生 大型诊所

大医汇选址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17号的广交会旧址,计划12月1日开门纳客。詹智勇告诉记者,大医汇取得了越秀区下发的门诊牌照。

大医汇几乎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诊所,与其说这是一间诊所,不如说是一间小型医院。大医汇占地规划近2万平方米,记者注意到,光是候诊区就占据了不小空间。根据规划,将设置一条长120米、宽8米的医疗休闲街作为一级候诊区,同时在每个专科诊区设置二级候诊大厅。

科室分为中高低档,一般专科诊区包括妇科、肿瘤、儿科、中医馆,较为高端的诊区是提供专家联合诊疗的VIP诊区和12个专病专治的单一病种诊区。另外,大医汇还配有体检中心、日间手术区、购置了两台自动发药机的药房、影像中心等,妇科、儿科、中医馆另配专门药房。

硬件上唯一与医院不同的是,大医汇没有床位。詹智勇解释:“我们属于大型门诊部,只有日间病房,但设备、就诊环境都不比三甲医院甚至是高端医院差。”

这么大的诊所,医生从哪里来?大医汇提出共享医生模式。

詹智勇说:“商业模式方面我们想要医生来分享这个平台,以前医院垄断的专家资源全都可以在这里分享。”

据测算,大医汇计划每天分三个时段,每名医师预计每周执业两次,一天可容纳500多名医师执业,共计可容纳2000名医师入驻,医师全部采用多点执业方式。

詹智勇认为,大医汇对医生的吸引力来自执业环境、品牌和阳光化收入。这与其他民营医疗机构、高端诊所等并无二致。

“医生在大医汇平台属于自己办医,因此可形成自身品牌。诊金50元起步,50元以上的医生自主定价,收费超过300元的专家要求服务时间不低于半个小时,就算定价3000元也可以,这部分收入大部分归医生。”他说。

过去20年在医疗行业的积累为共享医生铺平了道路。

詹智勇的另一个身份是广州弘康医疗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前身为广州恒生手外科医院,是广州第一家进入医保的民营医疗机构,先后在佛山、东莞、广州花都等地开设分院。1995年,该院牵头成立手外科医生集团,将数十名公立医院医生汇聚旗下。

在开设民营医院后,詹智勇开始进军线上,成立医学百事通,从事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彼时,该平台录入6000名医生信息,可提供服务的医生接近1900名,主要覆盖广东省。

詹智勇回忆:“医学百事通模式很困难,全国没有一家赚到钱,我们生存期超过六年,这成为共享医生的雏形,有了这个雏形之后才想到要办大医汇。”

不过,光有兼职医生还不够,大医汇也计划招募全职医生。大医汇执行院长李志荣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计划到第三年达到2000名医师,第一年先引入1000名。同时也开始招募固定医生坐诊。”

  玩家多,挣钱难

虽然对诊所运营和共享医生模式信心满满,但摆在大医汇面前的生存压力也不小:一面是玩家增多带来的竞争压力,突出表现在医生资源争夺;另一面是诊所本身获客、标准化、盈利模式等挑战。

在大医汇进场之前,不少资本和企业早已开始探索诊所市场,纷纷进军线下诊所的互联网医疗是一大主力军。

今年8月即将在福州开设第四家丁香园诊所的创始人李天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两年,诊所需求巨大,原因一个是,中国基层医疗服务欠缺,另一个是85后人群崛起,他们的消费意识、观念已经发生变化,愿意为优质医疗服务买单。”

东方高圣执行董事兼董秘瞿镕也指出:“基层诊所投资并购现在还不多,但布局诊所的企业不少。现在大型医院市场不好做,加上政策在推行分级诊疗,企业都在想法子往下沉。”

各路参与者对医生资源的争夺号角早已吹响。

一直以来,中国医生十分匮乏,儿科、妇科、全科等医生缺口更大。医疗机构纷纷激烈争夺医生,公立三甲医院、地市级医院、民营医院、近两年刚刚兴起的医生集团等,都花式百出地争夺医生资源。

而医生资源大多集中在三甲医院。中国医学科学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表示:“现在民营医院数量虽超过公立医院,占53%,但其工作能力不到20%,优质人力资源连10%都不到,民营资本没有人才的正规进入渠道。”

医生多点执业能否开展,更多取决于医院院长的态度。一名三甲医院院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主任医师们大多认为他们是教授,可以多点执业,但不少院长对此事的态度是拒绝,多点执业可能摧毁公立医院50%的服务。”

此外,诊所盈利方式也有待摸索。

李天天直言:“诊所开业第一天起,我就担心没有人来看病。”

瞿镕走访过北京的一些基层诊所,他指出:“基层诊所病人非常少,服务半径太小,每家都在亏损,连锁就是亏损加和,而不是变成盈利。”

詹智勇则对此也有清晰认识:“国内小诊所生存很困难,全科医生体制没有建立起来,诊所、基层医疗机构对老百姓缺乏吸引力。”

即便解决了获客问题,诊所面临的大多是日常小病、轻症,客单价难以抬高。而在国家扶持第三方检验机构和推行医药分家时,检查费、药费也难以成为诊所的核心收入。

詹智勇乐观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大医汇现有规模,一个医生如果一天看10个到15个病人,诊所每天接待700个到800个病人,每个病人平均消费500元左右,我们就可以盈亏持平。”

也有企业选择连锁化,试图靠“跑量”实现盈利,如强森医疗、蓝卡健康、协卓医疗等。

对此,李天天认为:“中国医疗体系没有培养医生的规范治疗习惯,这些标准化工作要在诊所开业之前做好。如果前期没有打下好基础,后期监督又不到位,甚至为了速度盲目引入加盟商,诊所的生存就会成问题。”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