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用户信息“被裸奔” 网盘别止于“提醒”

游客 2017-07-21 08:31:11    201265 次浏览

新京报

议论风生

用户没有设置“加密分享”,或许是因为“大意”。可如果“大意”是普遍现象,有关网盘就该从自身设置方面尽力避免类似问题。

据新京报报道,7月18日,有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在网盘看到大量私人信息,甚至包括企事业单位内部通讯录,网友惊呼“被裸奔”。记者调查发现,百度网盘虽不自带搜索功能,但通过第三方网盘搜索引擎可查询到百度网盘用户的大量照片、通讯录,甚至不乏政府、高校及公司内部文件等隐私内容。

百度网盘在官方回应称,将采取更多技术手段保护用户隐私,同时希望用户设置“加密分享”。这项设置,在用户分享资料的时候,能自动“提醒”。应该说,百度网盘从程序上说也算是负到了“提醒”责任。关键问题在于,这项“提醒”是否到位。用户没有设置“加密分享”,或许是因为“大意”。可如果“大意”的不是个例,而是个较普遍的现象,涉事网盘技术方就该从自身设置方面尽力避免类似问题。

从网友提供的方法中可知,用户创建“私密链接”比创建“公开链接”麻烦,因为它有个设置密码的过程,所以很多人懒得去设置。其实从用户安全的角度考虑,服务商不妨把用户所有想分享的资料都默认为“私密链接”,不设置密码分享不了。而如果确有公开分享的需要,再提供另外的“取消密码”的操作,如此操作肯定要安全许多。

百度网盘有提醒的责任,也有尽力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责任,但用户自己也应该加强信息保护的意识。很多时候,隐私信息之所以被泄露出去,一是个人对自身信息的安全性过分大意,二是在信息保护方面缺乏基本常识。

比如,这次媒体报道的,在网络上能轻易搜索到的百度网盘上“总裁专修班”“某实验中学通讯录”“某银行通讯录”等,都是属于集体性名录信息。某些信息保护意识不强的个人,把这样的集体名单保存到自己的私人网盘,没有加密就分享出去了。我们一讲到信息保护,就会自然想到“自我保护”,但也应该有意识地保护他人的信息。

上传班级联系方式至所有人都能看见的网络平台,又没办法确保信息安全,无疑是间接帮了那些图谋不轨的不法分子。所以对个人而言,将自己或他人信息上传至公共网络平台,也要慎之又慎。

□曾炜(媒体人)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