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本完全由名叫“小冰”的微软人工智能,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机器人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在国内公开出版。据说,诗集中为数不少的诗歌,论起它们的水平来,与专业诗歌刊物上发表的作品不相上下。香港诗人廖伟棠在读过“小冰”所写的“她嫁了人间许多的颜色”这句诗后,感觉颇有林徽因特色,“蕴藏着前人的灵魂”。舆论因此惊呼,机器人将要抢走诗人的饭碗。
人工智能,这一高科技事物在我国很多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它成为我国“人口红利”时代结束,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以后,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选择,用机器人替代劳动用工。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机器人植入思维和情感功能,已经成为各国积极开发的一种新功能,“小冰”正是由微软技术团队搭建起的一种以EQ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体系,至今已问世3年。3年来,“小冰”的身份不断转换,从歌手、主持人到新闻播报员,现在由于诗集的出版,它(也许应该写为“她”)又取得了“现代女诗人”这样一个新的身份。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而诗歌则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诗人见到某种情景,遭逢某种事情,有感而发,写成诗歌,将自己这种或喜或悲的情感传递出去,获得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就是一首成功的诗作。机器人“小冰”的诗,看上去用词清丽脱俗,具有一定的画面感,读者初一见到,会产生一种新奇的感觉。因此,单就作品自身来说,虽不能说可以获得多少高的分数,但至少在及格线以上。
但是,这样一个“现代女诗人”,归根结底还是科研人员利用高科技研发出来的产物,它所写的诗,看上去充满了诗意,甚至也有充沛的情感,其实是技术团队反复训练的成果。据研发人员透露,从去年开始,技术团队以1920年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上万首诗歌作为训练素材,进行了100个小时近1万次训练,它的“老师”有胡适、林徽因、余光中等中国现代诗的老一辈,也有顾城、舒婷等新一代知名诗人。这样的训练,使“小冰”这个机器人获得了一项让诗人们艳羡的特殊才能,它不用像真正的诗人那样冥思苦索,就可以喷涌出大量的“胡适体”、“林徽因体”、“余光中体”,或者“顾城体”、“舒婷体”。
其实,“小冰”所写的大量的所谓诗歌,只是对这些真正诗人的诗句的重新组装,更多的诗作由于组装没有成功,则不堪卒读。因此,“小冰”的诗集虽然最终能够出版,但其实已经经过了技术团队的选择和出版社的编辑,这就是说,“小冰”要以一个诗人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仍然离不开人类世界对它的包装和炒作。一般地说,一个诗人有诗集出版,总会有一份愉快要与人分享,我不知道“小冰”是否会产生这种感情,但是假如它的研发团队认为需要,给它注入这种感情,让它高兴,甚至让它接受记者采访,畅谈对诗歌创作的体会,应该说也不是难事。但是,它仍然来自人的炒作,而不是“小冰”自发产生的情感交流。
文学创作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现代科技技术可以创造出会写诗的机器人,但它们只能归于人的创造而不可能成为机器人自身的创造。尖端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进行随机的而不是预先设定的人机对话,但它们是在搜集了海量的大数据材料后才能达到的目标。人类诗歌实践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人固然可以通过大量阅读优秀诗人的作品而学会写诗,但真正的文学创作,需要的是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性,而不是与历史上某位作家的作品存在高度相似性,这种独特性永远是机器人无法达到的一个目标。基于这一点,诗人们完全可以对自我的文学创造力保持足够的自信,而不必对出现了一个叫做“小冰”的机器人会写诗感到恐慌。
由于人类在大数据的搜集整理上无法战胜机器人的设定程序,因此,诗人们可能会在机器人的“博学”面前败下阵来,写不出它那种花里胡哨的诗句。如果要在这方面和机器人比拼,那人类确实不是“小冰”的对手。但是,一个有追求的诗人,应该在作品独特性方面保持自己的优势,而不是满足于做一个只会背诵前人佳句的“滥竽诗人”。做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这也许是“小冰”的出现,对我们的诗坛发起的一个有意思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