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王先生是单位的技术骨干,熬夜加班到深夜两三点是常有的事。这一天,醒来照镜子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脸歪向一边,惊恐的他赶紧来到附近的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面神经麻痹”,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面瘫”。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医生钟志锋介绍道,“面瘫”其实是面神经炎,又叫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春天潮湿时期滋生的细菌病毒,夏季空调对着脸部吹,这些情况都容易“面瘫”,此外,“面瘫”在秋冬也较为高发。他提醒道,开车时注意车窗莫开得太大,以免风吹及一侧面部。开风扇、空调时,不要固定往人体的方向吹,另外切勿过于疲劳,注意休息。一旦患上“面瘫”,应赶紧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后遗症。
“面瘫”系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医生邓钊立最近接诊了不少“面瘫”患者,“临床上,我们不难发现,多数患者都有吹风、受寒、睡眠不足等情况,这些都是诱因,而主因还是自身免疫水平下降,引起病毒感染所致”,邓钊立告诉记者,从中医的角度,则认为风、寒、湿邪导致经络不通,继而发生“面瘫”。
刚刚生下孩子的惠州市民李女士在不久前也出现了类似症状,原本还沉浸在面对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中的她,几个月前特地回到北方老家休养,寒冷的天气让她不敢随意出门。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带着孩子沉沉睡着,第二天醒来后,她感觉左耳后根疼痛,左脸肌肉感觉麻麻的而且有点僵硬。
然而,李女士当时并未重视,她认为可能是休息不好的原因,揉按一下就没有事了,岂料,第三天醒来她发现自己左侧眼睛眼睑无法完全闭合,半边脸颊无法挤出笑容,嘴角两边也不等高。
这时李女士才开始害怕,急忙去当地医院开了些药吃,做了一些治疗,但由于期间治疗没有持续,病情并未完全治好。回到惠州后,她立即前往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就诊。
钟志锋正是她的接诊医生,他表示,李女士确实是面瘫,由于治疗不及时,面神经的损害导致面部功能不完全恢复,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钟志锋介绍道,面瘫其实是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他表示,“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
记者检索资料发现,“面瘫”可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可以简单地以眼睑能否闭合作为鉴别特征——前者眼睑不可以闭合,后者眼睑可以闭合。“临床中,70%的面瘫都是周围性面瘫”,据邓钊立介绍,口角歪斜,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额纹变浅或者消失,鼓腮无力,患侧会漏水、进食出现食物残留等,这些都是周围性面瘫的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避免后遗症
钟志锋提醒道,在夏天受寒容易诱发“面瘫”。要避免“面瘫”,就应避免过于疲劳,注意休息,在开车时,注意车窗不要开得太大,以免风吹及一侧面部。开风扇、空调时,也不要固定往人体的方向吹。
如果不及时治疗,“面瘫”会有什么后遗症?钟志锋介绍道,患上“面瘫”,如果长期不治疗,患侧肌肉将会萎缩痉挛、抽搐,出现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喝水的时候患侧溢水、左右脸差别大等面容变化。
邓钊立介绍道,“面瘫”有三种并发症,其一是顽固性面瘫或叫陈旧性面瘫,也就是面部肌肉超过6个月仍没有明显改善;第二个后遗症是面肌倒错,由于患侧长期缺乏运动,周围性面瘫初起发病过重、或失治误治,使病程久延,造成患侧浅层的面肌由弛缓不收转为板滞挛缩,致使患侧口轮匝肌张力偏低变为张力偏高,这样就将原本歪向健侧的口角又牵扯到了患侧,“但造成面瘫‘面肌倒错’现象的根本原因,仍在患侧”;第三是容易导致面肌联动,也就是闭眼时引起口角同时运动,或口角运动时引起同时闭眼,或发生面肌痉挛现象。“这三种并发症皆是因为面神经恢复不好所致”,邓钊立提醒患者,一旦有“面瘫”症状,患者务必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不要听信民间偏方和江湖术士的治疗,这些都不可取,并且可能耽误病情,导致后期恢复困难。
他表示,对于“面瘫”的治疗一般提倡中西结合疗法,这样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后遗症。据介绍,针灸、理疗对于治疗该病有着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后遗症的预防效果颇佳。急性期理疗可选用超短波治疗,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而针灸治疗“面瘫”常取穴位有翳风、颊车、地仓、完骨、风池、太阳、鱼腰、阳白、睛明、颧髎、下关、四白、丝竹空、合谷(面部对侧穴)等穴。根据症状不同,随证加减,亦可配合面部推拿和闪罐治疗。
“大部分患者经过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治疗期就会康复,我们更提倡中西结合治疗,让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担忧。”钟志锋说,李女士接受的治疗即为中西医结合疗法,目前治疗效果尚好,并有逐渐好转的迹象,但由于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疗程会相对比较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