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 石勇
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
加速产业迭代与创新
智能制造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持续复杂的动态过程,也是数字化技术和工业化技术融合的过程,其本质是需求侧改变和供给侧变革相互对接的动态演化过程。一方面,这种变化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了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等各个方面,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创新活动。另一方面,硬件、软件技术发展与融合,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日益进步,为需求定制化、高端化提供了新型供给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大量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已成为产业创新的主导力量,也正成为新产业革命的传导机制和实现路径。
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价值链各个环节加快渗透,智能制造新业态和新模式在工业各领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一批新业态新模式试点示范企业涌现。在一些领先的工业企业中出现了全价值链的业态模式创新,实现了从研发到生产、销售以及产品使用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整个行业业态和模式出现颠覆式变革。
而在传统制造业,由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导入,也出现了业态模式微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例如,在一些特色手工业领域,销售服务环节渐渐走向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以及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定制。大量的中小企业,研发和生产过程逐步走向数字化和自动化。还有一些企业借助信息化手段进入到服务领域,提供在线检测、远程维护、大数据决策服务以及预测性服务等智能服务。
智能制造正在从五个方面实现对制造业的改造和重构,其过程将表现出业态和模式创新。其一,生产方式将逐渐从大批量制造逐渐转向少量多样。产品开发速度不断加快,定制化特征不断增强,对应着将会出现分散制造、个性化定制等业态模式创新。其二,市场竞争将逐渐从以成本/价格为中心逐渐转向以价值创造和应用普及为中心,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不断推广,对应着将会出现精准营销、第三方大数据服务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其三,产业结构将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网络协同将在价值链各个环节广泛存在,小企业将在创新网络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对应着将出现协同制造、协同研发等新业态新模式。其四,价值链主导力量将会由产品主导转为服务整合主导,大量企业将会开展价值链延伸整合,各类新的服务模式将会层出不穷,对应着将出现远程运维、产品即服务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其五,价值链结构将会由链式垂直分工逐渐转向网状价值整合,企业往往不会着眼于某个固定的价值链环节或停留在某条固定的价值链上,而会加快价值链不同环节循环反馈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着力打造以我为主的产业生态,对应着将会出现平台型企业、跨界竞争等新业态和新模式。
科学引导智能制造
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加强科学管理。新业态和新模式作为新技术加速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途径,成为引领新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同时也会成为政府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需要形成和完善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管理体制。现有的产业管理体制主要体现了不同产业各自的分类管理。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大量出现,使产业之间的边界进一步模糊。要打破部门分割管理的垂直管理模式,加快建立由行业管理部门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系统化解决发展问题。一方面从管理层面推动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破除产业融合发展、业态模式创新的障碍,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技术标准先行。新业态新模式涉及融合发展、互联互通、新市场创立,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已经成为影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速度的关键。现在企业使用的工业软件和接口标准不一致,数据难以同步。智能制造要求企业知识流、信息流、数据流互联互通,作为现场层的数据流都不能连通,发展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的难度不言而喻。
制造业内部和外部的横向联动、纵向集成都需要打破壁垒,确立标准,标准滞后往往会拖累行业的智能发展。我国“顶天立地”的标准体系建设还有很大差距。所谓“顶天”是指指导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参考体系框架的设计和建设,没有基于同一标准的顶层参考体系框架,我国工业发展智能制造就不能形成完整、有机的体系,难免又“九龙治水”形不成合力;所谓“立地”是指支撑智能制造发展的信息物理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没有基于统一标准的底层信息物理系统,我国工业发展智能制造不仅打不破企业间的信息屏障,企业内部的“三流”也难以连通和互联互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分类精准施策。各个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因其发展规律不同而不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应根据行业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根据不同产业在市场需求、产业链环节、技术基础等各方面条件上的成熟程度,分阶段、有重点、长期性推动智能制造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
第一,重点推动离散制造业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一是主要推动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五类关键技术装备的应用,建立人机协同的柔性化、智能化生产线。二是主要针对影响离散制造业生产质量、生产效率的关键核心制造环节,推动数字化车间建设与标准制定同步发展。三是对于影响我国制造业质量的短板——基础零部件,建议加快培育与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与工业强基专项打好政策组合拳。
第二,有序推动流程制造业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一是主要采取进口替代的方式,推动国产智能装备、软件、控制系统等在流程制造业的应用。二是着力完善流程制造业智能制造新模式,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水平,促进精准控制。三是通过新模式应用加速解决社会关切,加快智能化改造。
第三,在基础较好的行业分类推动其他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在基础较好的如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科学技术驱动型产业,积极推行协同设计与制造、虚拟设计与制造等新模式。在靠近终端消费者的制造行业,加快推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协同设计与制造、众创众包、云制造等,增加用户参与度和用户体验。在智能产品开发和智能制造水平具有一定基础的行业,优先推动其通过智能产品(装备)的研制,生产过程的效率提升,流程再造,延伸后端服务。
第四,优先在产业集群中推行云服务平台新模式。要加快云制造服务等平台的建立,为中小企业低成本获得外部资源、创新制造模式提供支撑。要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智造共享中心,促进社会资源线下共享。要支持生产智能制造所需零部件的中小企业,支持其专精特新发展,共同推动国内智能制造装备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