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保险补短板:未来将在汽车产业链中增强话语权

游客 2017-04-07 09:30:08    201201 次浏览

保险补短板:未来将在汽车产业链中增强话语权

据悉,“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正处于紧锣密鼓摸底测试、验证期,截至目前,研究团队已完成16款车型安全性验证,未来将每年对10-16款车型进行试验。

进入2017年,费率改革渐入深水区。在保险行业,痛点车险首当其冲。借鉴他山之石,补齐“车型定价”这块短板,成为车险改革关键。为此,“保险 汽车”跨界研究,优势互补,协同共进,未来,汽车安全不安全,经济不经济,或由保险说了算。

近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指导,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说明会”上,中保协会长朱进元表示,无论对保险业,还是汽车行业而言,维护消费者知情权,满足消费者需求都是统一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此背景下,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应运而生,从安全性、碰撞后可维修性两个层面进行研究,“最终让消费者购车,从安全、经济上得到最大益处”。

据悉,去年年底,“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框架首次披露,目前,指数基于人、车、人车交互等立体交通场景中与车损和人伤等相关风险因素,在对汽车工业强国的消费市场和技术发展历程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实车碰撞,正处于紧锣密鼓摸底测试、验证期,据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总经理万鑫铭对蓝鲸保险透露,目前,已完成16款车型安全性验证,未来将每年对10-16款车型进行试验。

需求迫切:“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剑指汽车后市场

据不完全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截至2016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达1.94亿辆,净增2212万辆。随着汽车产销量的迅猛增长,汽车保险服务消费发展迅速,中国车险保费规模居世界第二。庞大的汽车销量,也开启了汽车后市场的巨大需求,“我们估计,汽车消费市场达到8万亿”,中汽研总裁李开国表示。

然而,体量的逐步增大,汽车消费市场对车辆安全技术水平和保险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方面,保险已开始行动。2015年以来,保监会主导商业车险改革,重点开展车型保险定价的技术革新。“车型定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往,车险定价都是基于历史理赔数据,单方面数据不足以支撑,这是车险的短板之一,基于此,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出台就迫在眉睫,我们需要对风险进行分级,引进国外经验的同时,结合实际国情,进行车型定价。”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成为汽车生产、销售大国的同时,却并非汽车强国,尤其在用车安全水平,车辆自身安全性上问题多多”,中汽研总经理万鑫铭表示,公开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18.78万起,死亡人数58022人,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额人数位居世界第一。“我认为,这仅是官方口径数据,真实情况数据,可能还有大幅度提升空间。”而这组数据也揭露出,汽车安全性提升的迫切性。“我们希望,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就像一个标杆、尺子,更有助于督促汽车企业真正扎实提升安全水平”。

2019指数落地可期:四维度测安全,经济性成突破点

据了解,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从筹划至去年底11月体系框架发布,再到如今实车小偏置碰撞试验,目前正处于体系框架第一阶段。万鑫铭对蓝鲸保险表示,截至目前,研究团队已对16款车型进行了前期测试,未来将以一年两次,一次5-8辆汽车的频率进行实车碰撞实验,预计2017年底前,完成前期测试。对于车型的选择,万鑫铭透露,则是运用保险大数据,结合车辆理赔金额、理赔频次等数据,确认试验车辆,自购后,在联合实验室中进行实验。

据悉,2017年底第一阶段结束后,第二阶段将从2017年底持续到2019年年中,这段“指数”正式实施前的过渡期,将持续针对所选抽样车型,发布相关研究结果。第三阶段则是从2019年年中后,车险费率厘定将引入安全指数因子,此后,研究团队将对市场中上市的新车型,根据对其投保量预测和选车原则,进行测试评价,并发布具体车型的详细报告。届时,“一车一价”、车型定价或可真正实现落地。

对于该指数的权威性,万鑫铭表示,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共包含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等四个维度。分别从汽车保有环节的财产风险、人身风险等方面,以指数为呈现形式,将汽车产品隐性特征显性化和定量化,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经济性。

谈到经济性,又凸显出该指数的独特之处,中保研汽车术研究院总经理贾海茂表示,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推出,有着重要的跨界意义,通过对车型风险进行识别,对安全选车、安全用车知识的科普,未来,老百姓花钱将更合理,更“物有所值”。对此,万鑫铭也表示同意,“从保险角度,关心财产损失,更注重经济性;同时,应用到保险的费率厘定之中,这才是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独特之处。”

保险大有所为:汽车产业链,保险有话说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财产险业务增速稳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724.50亿元,其中,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834.55亿元,同比增长10.25%。对此,朱进元表示,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车险市场,同时,在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过程当中,中国保险业承担了70%的成本。然而却有一个扭曲状态值得关注,即中国保险业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中,没有任何话语权,没有和所承担责任、义务对等的相应权利和地位。“这种局面亟待扭转,回归正常”。

李开国也强调称,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看,车辆安全性能、维修成本、事故出险频率等是关乎车型定价的关键因子,车型定价的专业技术支撑,需要充分整合汽车和保险行业的优势资源。“汽车与保险是一对孪生兄弟,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需要保险行业的力量”。由此可见,汽车消费市场中,保险仍大有可为。

但“补短板”仍是第一位。朱进元表示,保险在规避风险发生方面有着天然优势,然而多年来,车辆碰撞后维修费无限制上涨,零配件以年均百分之十几的速度上涨,让车险成为保险业的痛点之一。除此之外,中国在与车险相关的汽车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处于跟随发展状态,差距显而易见,因此,在汽车保险专业领域,保险业补短板仍是当务之急。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商车费改三步走,保险已积极助力其中。贾海茂介绍,目前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已打造京渝试验双基地。据了解,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汽研联合成立的中国保险行业低速碰撞子公司,选址也已完成,目前主要建设和设备调试安装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将在本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下一步,指数主要可以应用在四个方面:即为消费者购车养车提供参考;为保险公司承保理赔提供技术支撑;为整车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提供输入;为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信息。 ”李开国表示。而这又将一定程度上又将接轨国际,助力企业走出去。“可以明显的看到,中国消费者在很多领域没有得到国际车商的公正对待,而很多车辆进口至中国,也呈现减配情况,未来,保险汽车指数出台,将助力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同时,提醒国外车企,不要把中国市场仅仅当做倾销地”。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