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人工智能如何更接地气?

游客 2017-03-30 21:19:33    201214 次浏览

人工智能(AI)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有60年,走到现在它如何成为一项普惠科技,从而更好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昨日“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ET医疗大脑、ET工业大脑和机器学习平台PAI2.0。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无论ET进入哪个领域,都是为了让AI这门复杂而前沿的科学变得更加通用,为“万物智能”提供基础设施和智能引擎,“机器要做人类的助手,而不是竞争者”。

ET医疗大脑要挑战癌症

当医疗影像越来越多以数字化的模式呈现,机器是否可以帮助医生分担一些工作负荷?答案是肯定的。ET医疗大脑的研发大量采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海量的数据作为示例来训练机器完成特定任务,即由计算机通过学习病例数据来提升医术。由于可以24小时不睡觉,同时处理成千上万项任务,ET的学习进步速度大大超过人类。

AI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广州医学院第一医院院长何健行在会上说,人的大脑可以计算,但是它会疲劳。人诊断的准确性最高可以达到95%,但不能保证无时无刻都是95%。我们希望AI帮助医生克服这些缺点。“光是机器还不足够,一定要是‘机器 人’,人的智慧加上机器的运算能力,再加上机器数据库的储存能力,可让AI更快普及,让病患更有信心”。数据显示,人类医生的平均准确率为60%-70%,而当下AI算法的准确率已经达到85%。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将取代医生,ET做出的初步诊断会由医生再做核查,医生也可为ET注入新的知识,把ET“调教”成全能助手。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称,阿里ET医疗大脑是一个开放的人工智能系统,除了阿里云的人工智能科学家,也将吸收外部的精良算法和医学经验,让ET可在患者虚拟助理、医学影像、药效挖掘、新药研发、健康管理等领域承担医生助手的角色。

除了能大幅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外,ET医疗大脑还尝试从根本上战胜癌症。通过和华大基因合作,ET对大量肺腺癌病例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寻找致病的关键基因突变。同日,阿里云宣布联合英特尔、LinkDoc启动天池医疗AI系列赛,第一季对早期肺癌诊断发起挑战。

“用21世纪的智能,指挥20世纪的机器”

如果制造业能够整体提升1%的良品率,按201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计算,这将为中国制造总体提升上万亿的利润空间。昨日发布的ET工业大脑首先瞄准的就是中国工厂的良品率目标。

2016年8月,ET开始入驻国内大型能源巨头协鑫光伏的切片生产车间。ET工作的第一步,是将标准化车间所有端口的数据传入工业大脑,随后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所有关联参数进行深度学习计算,精准分析出与良品率最相关的60个关键参数,并搭建参数曲线,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和控制变量。通过ET工业大脑的帮助,协鑫光伏的生产良品率已经提升1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省上亿元的生产成本。

阿里云人工智能科学家闵万里表示, 与其他领域相比,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复杂度更高。目前,ET已参与到新能源、化工、环保等不同制造领域的工作中。除了协鑫外,徐工集团、吉利等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都在积极引入ET工业大脑。“企业的信息化不止是支撑业务的运行,必须支撑企业的创新和业务转型;企业的信息化不能够只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开展,还必须跟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资源进行协同和整合。只有在这样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的转变下,企业的信息化才能在数字化时代赶上潮流”,吉利集团CIO丁国祥说。

ET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不断吸收专业知识的“大脑”,可以指挥各种类型的工业躯体。“我们希望用21世纪的机器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指挥20世纪的机器”,闵万里说。

AI走入生活需要平台化产品

“人工智能要想真正成为普惠科技,需要一款更加通用的生产工具。”阿里云首席科学家周靖人在现场表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阿里云协助用户在医疗、工业领域落地了多项重大的人工智能应用,但如果要让人工智能技术走入每个人的生活,需要更加平台化的人工智能产品。

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机器学习平台PAI2.0,以更丰富的算法库、更大规模的数据训练和全面兼容开源的平台化产品,让人工智能这门综合多门学科的技术,变成开发者只需要托拉拽就能可视化完成开发的普惠性技术。

不久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内部启动代号为“NASA”的计划,面向未来20年储备核心科技,机器学习、IoT、生物识别等智能化领域被放在突出位置。据了解,阿里“NASA”计划的研发成果都将通过阿里云对外输出,成为创新者的强大技术后盾。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