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乍暖还寒,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热度却不断攀升,成为科技圈企业追逐的技术新宠。
3月1日,在沉寂了近一年后,工大高新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汉柏科技高调宣布进入人脸识别市场。其负责人表示,汉柏科技与天津大学联合成立的“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在人脸识别的核心算法方面实现了可商业化的关键突破,并具备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双融合算法实力。
就在此前不到一周,百度披露,由其牵头筹建的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已经获批,人脸识别正是其重要技术研究方向之一。实际上,除了百度,BAT中的另外两家在人脸识别领域也早已开始了布局。早在2013年,蚂蚁金服就与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Face 平台合作,进行“刷脸支付”的探索。2016年,阿里云进一步成立视觉计算团队,负责云上的视频图像智能分析、识别、搜索、生成和挖掘服务;同年7月,由极客公园举办的奇点创新者峰会上,腾讯旗下优图实验室首次公开亮相,基于整个腾讯的社交网络平台和业务产品线,为QQ空间、天天P图、微众银行等50多款产品提供图像算法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支持。至此,国内三大互联网龙头企业,均已布局人脸识别。而在传统IT领域,海鑫科金、北京旷视科技、海康威视等企业也在该领域早有介入。
“人脸识别技术是自然人与智能社会连接的关键技术之一,”业内专家表示,自然人身份的数字化是智能社会的前提,具有不易伪造、可被动采集等特征,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快速完成比对,进而可以在多种应用场景中实现身份的快速安全确认。
在莆田仙游,该县社会劳动保险中心从今年初开始已将人脸识别技术用到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的身份认证上。只需要在社保中心窗口摄像头前拍个照,就可以完成身份认证。目前,该县已经完成2000多名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认证。
淮北发电厂则将人脸识别用于虎山2号机组改造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据了解,在项目开工之前,淮北发电厂对涉及此项工程施工人员全部进行了完整的信息采集和识别平台录入。开工后,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通过“刷脸”进行身份识别才可。
据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在门禁、支付、金融、教育、交通、地产等多个场景中均有可商业化的机会。不过,业内专家也表示,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在企业级市场应用的价格门槛仍然较高。此前,尽管有企业在进行BT(建设-转让)、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的尝试,但尚未有典型成功案例。人脸识别技术在企业级的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