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国家天文台联手阿里云 数据上云后向全球开放

游客 2017-01-22 21:12:46    202046 次浏览
国家天文台联手阿里云 数据上云后向全球开放  从左至右依次为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 赵刚、国家天文台台长 严俊、技术委员会主席 王坚、阿里云总裁 胡晓明

新浪科技讯 1月22日消息,众所周知,研究天文等密集型学科,对于数据收集、存储和处理等要求很高,这些复杂数据或许是影响学科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云计算的出现,将试图改变这一现状。

今天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共建的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双方将共同推进大数据时代的天文学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工作,部分数据上云后将向全世界开放。

在活动现场,国家天文台负责人表示,这次跨界“融合”是科学大数据与丰富的云资源和深厚信息技术的“融合”,在天文学上结出硕果的同时,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推进大数据的应用创新和技术发展。

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表示,人类从哪里来、宇宙有哪些奥秘,这些其实是生命起源最基本的问题。国际合作是天文学的基因,天文大数据将大大推动计算科学的发展,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世界上更多人可以参与到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中来,产生全球共享的效应。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称,目前中国有2000名专注研究天文学的学者,这个人数是远远不够的。阿里云拥有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能力,都愿意拿出来,通过互联网平台,提升天文研究的能力,引起更多社会关注,特别是让年轻人,甚至让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对天文产生幻想,从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双方的合作协议声明显示,该联合研究中心将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每年支持 3-5 个开放研究课题,招收 3-5 名冠名博士后,围绕“天文大数据”这一核心主题开展相关工作。 双方将以中国虚拟天文台为抓手,逐步实现国家天文台科技资源的上云。科技资源指的是天文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工作需要的科学数据、在线服务、 软件工具、数据处理系统、分析挖掘环境等。其中包括:LAMOST 望远镜、FAST 望远镜、明安图太阳射电日像仪等设备的观测数据。

据了解,LAMOST(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天文学领域第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 是世界上光谱巡天效率最高的望远镜。自 2009 年落成以来,已经获得超过 700 万天体的光谱,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体光谱库。目前,LAMOST 望远镜的原始数据和产品数据规模已经超过 50TB。数据上云后向全世界开放,此举将大大提升 LAMOST 观测数据的显示度和利用率。 目前,原始数据上云已完成。

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9月25日在我国贵州落成,被称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FAST 进入正式科学观测后,每天将产生50TB的数据。

此外,远程天文观测和特色科普教育是国家天文台和阿里云的另一重要合作内容, 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理念和手段,更好地普及天文学知识,在我国乃至全球开展特色天文学科普教育。(韩大鹏)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