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逻辑与发展方向

游客 2017-01-18 06:42:44    200865 次浏览
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逻辑与发展方向
 

文/陆金所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执行官 杨峻

自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一度成为市场投资和关注的热点。带着对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众多资金和人才涌入,给这个年轻的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金融与互联网这两种不同属性和基因的事物相互融合,注定无法一帆风顺。随着行业种种乱象的曝光和政府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大幕的拉开,曾经广受热捧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近期受到市场广泛质疑。无论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还是普通百姓,人们谈“互联网金融”而色变,也使得很多原本正规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公司,不得不与其划清界限,向“金融科技”、“新金融”或“普惠金融”的旗帜靠拢。

笔者认为,不论称谓如何改变,也不论金融机构互联网化还是互联网企业加载金融服务,其业务的本质都是金融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融合与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提升金融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扩展金融服务半径。明确两者融合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能够帮助我们在当前形势下对行业前景保持客观平和的心态,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大潮中把握前进的方向,去伪存真。

一、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内在逻辑

(一)从金融发展史角度谈两者融合的逻辑

预见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好的方式是回溯其发展的历程,找出其中的规律。纵观金融发展史,每次金融的向前发展, 无不是因解决商业生态痛点而起,由技术革命推动。

为了解决欧洲远洋贸易产生的大量贸易结算、货币兑换、商业借贷需求,世界上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商业银行在阿姆斯特丹诞生;为了应对在贸易过程中黄金白银等货币携带及运输不便,金融票据应运而生;为了筹集足够且稳定的资金用于建造船队进行远洋贸易,荷兰东印度公司发明了股票和股票交易所,不仅令企业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稳定现金流,而且令投资者在分享公司利润的同时,可以自由地买卖股票,保持了资金流动性;信用证的发明则是为了化解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的信任危机,通过银行信用的介入,解决了“出口商不见钱不敢发货、进口商不见货不敢付款”的交易窘境。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金融每一次向前推进都是基于解决商业生态的痛点。伴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场景的连接随时随地发生,互联网对当前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当商业生态随着大众的消费和投资习惯逐渐向网络迁移时,一切基于此的金融创新绝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另一方面,金融业作为信息密集型行业,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新和大规模运用都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的面貌。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塑造新的经济形态、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及降低生产成本,互联网基因已经融入于社会经济运行的底层结构之中。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主动融入“互联网 ”的大潮中,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二)互联网金融解决了传统金融的部分痛点

金融体系的根本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什么样的经济形态、经济结构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支持。 回顾过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传统金融业不断进取、锐意创新,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随着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社会经济形态、消费结构等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引发了传统金融机构一系列痛点:

1) 无法完全适应经济 “新常态”的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正走向经济发展新常态,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挑战,国际环境不断变化,造成当前经济形势与金融环境尤为复杂,外贸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将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力驱动、资本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创新驱动。

然而,在前期刺激政策下,传统金融机构有不少资金沉淀在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或地方政府性融资平台,这部分行业的景气波动使得它们经营压力加大,降低了对创新型、小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试错意愿;另一方面,随着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的占比逐步增大,很多创新型企业所涉及的新产品、新服务可能为虚拟的、无形的,很难达到传统金融机构以抵质押方式为主的评审标准,因而从传统金融行业获得的金融资源支持有限。

2) 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造成金融排斥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物理网点和客户经理是金融机构获取业务和提供服务的主要渠道。分支机构越多则意味着业务增长潜力越大,由此造成分支机构数目一度成为各家银行比拼的重点。但庞大的网点和人员开支也造成了金融机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要求促使银行只能将资源向创造更多利润的大客户倾斜,无法对边穷地区及长尾客群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造成社会“金融排斥”现象, 进一步加剧了贫富两级分化。

3) 利率市场化冲击传统金融的盈利模式 

利率市场化提速以及随之带来的息差不断缩小,压缩了银行业的利润空间,银行净利润增速急剧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必由之路,将使商业银行面临来自盈利模式、市场竞争和风险管理等全方位的挑战。 

4)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用户需求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接近7亿人,中国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其中中青年群体成为最为庞大的用户客群。该部分人群的金融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较之以往金融机构注重的服务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金融消费习惯来看,年轻一代追求便捷高效,对物理网点的黏性下降;他们追求平等共享,个性表达,时刻试图降低信息不对称对自己决策的影响。而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金融产品多维持“高高在上”的姿态,较难打动该部分客群。从客户需求来看,年轻一代财富积累有限,需要的金融服务是碎片化、低门槛的。但在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下,出于成本考虑,该部分金融需求受到忽视。

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逻辑就是在于运用科技的手段解决传统金融的这部分“痛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技术的运用,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难以顾及小微创企业的缺陷,为资金提供了匹配、对接的平台,使过往难以匹配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与金融需求得以满足,提高了传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让很多草根企业获得了金融支持,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坚实后盾和驱动力。

2) 有助于实现金融普惠 

互联网技术近乎为零的边际成本带来了规模经济性。因为互联网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客户边界可以大大延伸,使得服务一切有需求的客户成为可能。原本不被传统银行看好的小额理财、P2P、个人借贷担保、小微企业网络贷款等“尾部”业务,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服务领域,使得金融服务人群更加广泛,让作为“旧时王谢堂前燕”的金融业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将金融普惠落到了实处。

3) 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首先,通过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金融的服务渠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金融机构不用再完全依靠物理网点扩张来实现业务拓展,且可节省较多人工成本;其次,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使用可帮助金融机构丰富风险管理手段,提高风险管理精度,降低了风险成本;最后,依照无限扩展性原则,互联网金融可在长尾市场中开展低成本的商业活动,盈利模式由“从少数客户身上赚取高额利差”转变为“兼从海量用户身上赚取微量利润”,进一步扩大了盈利渠道。

4)满足了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新型需求 

互联网金融在金融的支付、投融资、资源配置、信息提供等多个功能上实现了有效拓展:无论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支付便捷, 还是互联网理财给投资渠道狭窄的普通大众带来切实的投资收益;无论是P2P、股权众筹等平台给投融资双方创造的高效资源配置机会,还是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给用户提供海量、及时的金融信息,互联网金融均表现出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与尊重。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金融的痛点,极大加强和丰富了金融的社会功能,有效增强了金融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市场价值。

 二、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方向 

虽然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有较强的内在逻辑与广阔前景,但两者迥然相异的基因使得融合过程注定是艰难的。金融追求保守稳健,互联网崇尚高效奔放,两者融合的过程不仅仅是金融简单地加载互联网技术,而是互联网逻辑与金融逻辑找到契合、互联网精神与金融精神相互激发、两者取长补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金融的部分观念要更新,互联网的部分逻辑也要妥协,否则无法发挥出互联网金融的最大效用,甚至重蹈行业乱象覆辙。对于金融和互联网融合今后的发展方向, 现归纳六点如下: 

(一)以客户为中心

一直以来,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一直围绕产品进行。以商业银行为例,一般先是由产品部门根据条线安排,设计出诸如贸易融资类、现金管理类、票据类、个人消费类、理财类等金融产品,然后将营销指标下发至各业务单位,通过客户经理将产品销售给客户。针对每项产品的销售指标完成情况会计入客户经理的业绩考核之中。由此造成了客户经理可能为了完成业绩,极力向客户推销其不一定需要或适合的产品,客户的真实需求受到忽视。即使客户主动提出一些个性化需求,如果不是VIP或较为重要的大客户,往往因银行内部审批链条过长、流程复杂而无疾而终。

而在互联网时代,客户的信息反馈和参与成本持续降低,信息不对称得以有效缓解,使得客户主权时代真正到来。一味忽视客户的真实需求,而以自己的主观意愿推销产品,结果只能是将业务机会送入其他“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充分发挥内部机制灵活的优越性,将互联网思维中“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客户极致体验”的服务理念发扬光大,打造更为坚实的客户基础。

(二)以长尾客户为重点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利用新技术降低金融的运行成本,触达了之前传统金融无法触及的客群。其与传统金融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应与传统金融错位竞争,以长尾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这是因为,传统金融机构在资金、经验、风险管理和专业人才上多年积累的优势,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互联网金融低成本、平台化、简单化的运营模式适合满足长尾客群基础性的金融需求,而对于中高端客户复杂的、专业化、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仍需依赖传统金融机构的线下金融服务支持。

(三)以风险管理为核心

金融在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不管是互联网企业涉足金融业务,还是传统金融实现“互联网 ”,其履行一定金融职能的本质未变,风险管理仍是企业经营成败之本。

互联网行业崇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才能在竞争极其残酷的互联网市场存活。作为金融与互联网跨界运行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可避免地受此影响。其在一方面促成了技术的快速迭代,但也可能造成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率而牺牲业务的安全稳健性。前期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些乱象多是由于缺乏“敬畏风险”之心造成的。在尽职调查不充分、产品不成熟时,贸然将金融产品上线,不仅是对自身金融专业性的亵渎,更是对投资者的极度不负责的表现。

因此,在面对金融业务时,互联网“一味求快,快速迭代”的思维应有所妥协,让位于金融“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理念,让风险管理贯穿业务流程和产品生命线的始终。

在风险管理的实践当中,互联网金融可以发挥跨界优势,将金融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有机的融合。比如应用于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就可以充分利用两者技术的优势:一方面,在资产端运用传统金融成熟的风控技术,通过建立信用评级模型对交易对手及产品进行风险评级, 信用评级结果用于资产准入、投后预警、信息披露、风险定价等;另一方面,在资金端运用以大数据、云技术、机器学习等互联网新技术,对投资者客观实力进行评估,结合问卷调查了解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实现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准确定位,从而实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达到资产与资金的精准匹配。

(四)以场景为基础

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如何在“无限的信息”中攫取“有限的注意力”,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核心命题。

笔者认为,对互联网金融公司而言,与流量相比,其实更重要的是对金融消费场景的营造。场景能够牢牢地黏住客户,只要消费习惯养成,即使从免费或高额补贴模式,转入收费或无补贴模式,都不会造成客户基础的大量流失。海量稳定的客户基础也使加载广告等商业模块成为可能。 

比如支付宝和余额宝的成功,来自淘宝强大的线上交易场景的营造;微信红包红遍大江南北,则是依托微信强大的社交场景;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卡纷纷绑定各种餐厅、影院、购物中心的优惠活动,也是试图在场景上牢固客户基础。在移动互联时代,如何促成自身企业的APP在用户端的高频使用、打造具有黏性的场景是互联网金融机构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

(五)以技术为驱动手段

正如前文所述,回顾金融创新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历史变革都与技术的结合紧密相关,技术对金融的影响永远在路上。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逐步开发运用,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变得更加明朗:通过移动互联技术的实现,金融能更快速地触达更多客户,业务操作更便捷、成本更低,同时也带来数据的多元化和爆炸式增长;利用大数据可对风险控制技术进行创新性改造,实现对风险定价、信用评估全流程管理,也可用于CRM精准营销、行业信息获取和运营指标监控等;云服务可以做到动态调配计算资源,共享网络服务模式,为大数据挖掘提供良好的计算环境和基础能力;人工智能则在互联网理财领域实现智能投顾方面有着较高的实践性。

(六)以盈利为目标

目前在互联网领域,因对企业的估值是以流量为基础,众多公司为了提升自身估值,纷纷采用免费或高额贴补的方式拉拢用户。互联网金融行业也一度陷入了“高额补贴、赔本赚吆喝”的怪圈之中。 

这一策略虽然在企业发展初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在行业中迅速站稳脚跟,赢得投资者的青眯,从而获取充足的投资支持业务发展壮大。但互联网金融企业切不可过度迷恋流量神话,尤其是在资本寒冬的背景下,一味砸钱刷流量极易得不偿失。盈利才是任何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和最终目标,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估最终还是需要盈利状况来做修正。互联网金融企业所经营的金融产品有着充足的获利机会,应多多挖掘,将流量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利润,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笔者结束语

金融与互联网等新技术的相互融合在世界上属于崭新的课题,其他国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各国都在探索中发展。凭借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国内从业者已将中国互联网金融推向了世界的领跑位置,使年轻的中国金融业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可能。前期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杂音不能成为我们停滞不前的理由。我们需要继续对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路径、增长方式和竞争战略进行有益的探索,鼓励必要创新,尊重市场规则;同时鉴于金融行业特殊性,我们必须坚守正直的价值观,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勿忘两者融合是为了向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在全体从业者的努力和监管部门的指引下,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必将迎来更美的春天。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