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要上线4万台机器人,蓝领的饭碗还端得稳吗?国庆期间,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发展委员会总经理戴佳鹏向CNA通讯社透露,已有超过4万台机器人全面参与到公司的生产流程中。随后,关于富士康将裁员6万人的传闻四起。记者实地调查后发现,数万人的裁员并不是事实,但智能机器人将在制造业中更广泛地应用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就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来看,智造升级还停留在“机器换人”的初级阶段,富士康算是已经走在前列了。这一方面是因为用工成本不断升高,用工荒不断出现,企业必须做出应对。
“机器换人”的另一个原因是,就像当年汽车取代马车,电灯取代煤气灯,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不是科幻世界中的故事,而是真实可见的未来,不能及时抓住趋势,不能尽快抢占先机,那么企业就会成为被淘汰的马车。富士康显然看到了这一点,即便当下根本离不开工人,即便机器人还根本不能胜任需要精细度和灵敏性的工作,也依然要给自产的机器人更多位置。
有人认为富士康会得不偿失,道理是:如果机器人可以轻易代替人力生产iPhone,富可敌国的苹果为何不自己建立机器人工厂来批量生产呢?富士康的价值又在哪里?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答案不是富士康扭头扔掉机器人,像鸵鸟一样把脑袋插进沙子里。聪明的人不会被自己绑架,而只能去适应趋势。
和机器竞赛,人类必输无疑。在未来,像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的优势,势必会慢慢失去,因为当生产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人完成的时候,远距离运输的成本会成为比生产成本更重要的因素,未来的制造业很可能都是就近生产,而不再是去人工成本低的地方,找富士康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代工。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富士康的机器人,都是自家生产的原因所在——倘若代工生意有一天黄了,机器人生意没准儿能成。所以,富士康的“机器换人”,不只是可能会影响蓝领的饭碗,事实上也是其自我的救赎。
直到今天,很多人可能还没有那种丢掉工作的危机感,记者忧虑的也只是蓝领的饭碗,而不是自己的饭碗。可是,KK在《必然》中告诉他的读者:本世纪结束前,如今人们从事的职业中,有70%很可能会被自动化设备取代。机器人取代人工是必然的,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广泛的自动化将会触及包括体力劳动和知识型工作在内的所有工种。
不仅是大多数货车到2050年将实现无人驾驶,也不仅是富士康的蓝领工人可能会丢掉工作。事实上,无论你是一名医生、律师、建筑师、记者甚至程序员,机器人都将历史性地接管你的工作。人类和机器之间将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
将来人类最主要的工作,也许就是不停地给机器人安排任务,你的薪水高低将取决于你能否和机器人默契配合。那会是一个可怕的时代吗?当然不会。被机器人解放的人类,会有更多更好的创造,会去构想更多有意义的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