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泰奥可不是普通的机器人,而是地地道道的钢琴家!
机器人泰奥
这个问世于意大利的机器人钢琴家如今风靡欧洲。在“钢琴大作战”音乐会上,泰奥使出浑身解数与人类钢琴家罗伯特进行各种花式对决,不仅广受儿童及青年人的追捧,就连意大利总理伦齐、德国总理默克尔都忍不住去现场观摩一番。
钢琴家罗伯特(左) 8月5日-6日,泰奥与罗伯特将这场琴艺较量搬到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人机大作战”瞬间刷屏了国人的朋友圈。 机器人钢琴家与人类钢琴家结缘 泰奥是世界上第一个集弹琴、说话、唱歌为一体的机器人。 它的发明者是马泰奥·苏兹(MATTEO SUZZI),来自意大利的伊莫拉。马泰奥痴迷于人工智能和电子技术,也很喜欢音乐,于是将两种爱好结合起来,发明了会弹钢琴的机器人泰奥。 现如今,机器人泰奥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第一代非常简易,只有13根手指,第二代有29根手指,第三代进化到了53根手指,几乎可以像真人一样控制键盘的运动。2015年,最新一代泰奥诞生,它有88根手指,可以覆盖整个钢琴键盘。 此番来到上海的,正是第三代泰奥。它有53根手指,弹琴速度可以秒杀所有人类,两只大大的眼睛里还装有摄像头,能够看到观众的反应并利用语音识别系统和面部表情与他们互动。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意大利钢琴家罗伯特·普罗塞达(Roberto Prosseda)在YouTube上发现了泰奥。 “我觉得他比其他钢琴机器人都厉害。我原来猜泰奥是美国或中国某一大公司生产的,后来发现这是我的一位老乡的作品,我和发明者马泰奥其实住得很近。”惊羡之余,罗伯特产生了“人机对抗”的想法,“钢琴大作战”音乐会由此诞生。 罗伯特设计了所有的音乐会内容。两人第一次合作是在2012年意大利的一场音乐会上。 罗伯特期待用这种“破格”的演出方式向观众传递古典音乐的魅力,特别是向那些从没有参加过音乐会的人解释,什么是古典音乐会,“我和泰奥的音乐会,不仅是为了展示机器人怎么像真人一样弹钢琴,或者比真人更厉害,更重要的是让听众了解人类艺术创造与分享的重要性。” “现在年轻一代都习惯了从电子乐器或播放器中聆听音乐,很少有机会去聆听现场演绎的音乐会,这样就难以感受演奏者当时的情感。现场音乐会中的情感分享,是我们不应该错过的财富。”罗伯特说。 不仅会弹琴,它还会说话、唱歌 “钢琴大作战”的演出形式非常活泼,泰奥除了与罗伯特进行对抗赛,还会穿越时空,变身那些已经逝去的伟大钢琴家,重奏他们最经典的钢琴录音作品。 音乐会曲目均选材于大师经典,包括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莫扎特等耳熟能详的钢琴曲。一场音乐会下来,泰奥要连弹十几首曲子。 调皮的泰奥不会老老实实地坐在琴凳上,要是被它听到乐谱上不该出现的音符,它会立刻指出罗伯特的错误。而罗伯特也会向它证明,人类会将情感变化融入在琴声中,琴声会根据人的心情、状态有所起伏,与乐谱不符不足为奇。 对抗、对话贯穿始终,最终,双方达成了对彼此的理解,迎来最终章华丽双钢琴的合作。 除了弹钢琴,泰奥还会说多国语言。在上交音乐厅演出时,泰奥就用中文与主持人、罗伯特、上海观众进行了互动。
譬如,问它有没有女朋友,它会说自己的女朋友是一台意大利洗碗机;问它喜欢吃什么,它答喜欢吃壳牌润滑油;问他是否喜欢罗伯特的演奏,它摇摇头说“一点也不喜欢,无法理解人类的艺术表现形式,我才是最标准、最正确。” “钢琴大作战”在上交音乐厅举办了4场音乐会,每一场都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小朋友来观看。负责引进音乐会的朱臻观察,“因为泰奥与罗伯特的互动,小朋友们对乐理有了更多理解,也知道了人的情感的重要性,而不是纯按琴谱来弹钢琴。” 机器人钢琴家会抢人类的饭碗吗? 泰奥的出现惊艳了观众,也在音乐界引发了一波不小的讨论。 作曲家田艺苗看了泰奥的演出片段,就在朋友圈笑称,“机器人钢琴家来抢饭碗了,以后不用再练《野蜂飞舞》了,谁也弹不过它。” 朱臻显然比较乐观,“当然不会抢饭碗。一百个人弹同一首曲子感觉都不一样,但机器人是程序化的,它内存了八百多首钢琴曲,都是按标准答案设定的。人工智能再怎么样也无法达到人类的情感。” 然而,关于机器人是否可能拥有人类的情感,钢琴家宋思衡持怀疑的态度。 这两天,宋思衡正在泰国演出,因为朋友转发的视频,他认识了泰奥。 在他看来,在技术上,人类可能已经没法战胜机器人了,“它的速度和准确性,人类是做不到的。当然,很多人认为技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类的情感、智慧,它没有标准,是创造性的。所以很多人不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类,特别是在艺术领域。”宋思衡直言,这是一种盲目的自大,“我们过去一直说围棋比国际象棋难的地方在于不仅仅要‘算’,还要靠‘道’,是一门高深的艺术,结果被阿尔法狗打脸成这样。有谁能保证伟大的艺术不能被计算出来?谁能够保证艺术不可计算,不是人类见识上的局限?” 宋思衡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研究一款自动聊天软件——机器人如何更像人来跟人类聊天,结果发现,机器人开始进行内部系统的对话,因为太过可怕,Facebook当即决定关闭这个研究项目。 “如果Facebook的事情是真的,我们是不是要对人工智能喊停呢?目前来看,人类没有这个决心,因为看得见的危害还没有来临。”宋思衡为此担忧,人类会不会像温水煮青蛙,在掐断和控制人工智能之前,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的地步。 “当有一天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我们参与的时候,人类生存的意义是否会和人类历史一样终结掉呢?”不管未来人工智能是否终将取代人类,宋思衡希望,人们至少不要在人类情感能否计算上盲目自大,“至少应该保持一个开放的讨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