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谢水旺上海报道
“顾名思义,金融生态无非是指市场、机构、产品等主要元素在什么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最后形成一个持续生长的状态。”7月16日下午,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6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创新金融主题论坛”上提到金融生态的概念。
关于新金融生态,杨涛总结了几个关键词:开放、多元、智能、融合、共赢、持续。同时阐述了金融生态的几大方面,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第一,政府方面。政府治理的要素在整个金融生态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经济基础。金融生态离不开其所依托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金融所对应的经济有什么变化。
第三,金融发展角度。处在互联网时代,面临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
具体来说,比较互联网金融生态和传统金融生态的时候,首先,技术成为重要主线,对于传统金融生态的各个环节都带来深刻影响;其次,伴随新技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搜寻成本等金融交易的根本问题,大量新制度规则成为另一条主线,使得金融交易规则有可能更加公开透明。
杨涛认为,从本质上来说,金融创新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可控、失控之分。至于判断方法,需要依靠有效的金融生态环境,看看背后的生态环境是否出现问题。
由此,杨涛还分享了他对互联网金融生态的五大思考。
第一,政府治理与监管问题。因为目前正处于互联网金融整顿时期,需要认识金融风险问题。这具有两面性,如果确实带来系统性危机,那么对于金融体系来说,存在巨大危害;但是,也正因为存在这个风险,才能对市场主体行为有约束作用,才能促进理性定价行为。因此,对于风险,要一分为二来看,既要重视风险问题,又不能因为出了风险而一刀切。
此外,要建设一个全新的金融部门关系,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监管部门在处理关系中需要把宏观政策、金融业务等区分开来。跟互联网金融有关的,从主体监管调整为功能监管,才能适应金融现代业基本特点。
第二,金融生态离不开经济基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的变化,比如,过去是重工业时代,提供金融支持的往往是大银行、大资本,现在算是工业化中后期,大规模的模式可能不再成为主流,会逐渐转变为小而美的生态。总之,无论怎么谈金融,离不开其所对应的新经济变化。
第三,如何理解新金融?任凭新金融谈得天花乱坠,总有硬性的衡量标准来看是不是真的给新金融变革带来好处。与此同时,离不开风险的有效控制。比如P2P网贷,实际上,很多人希望利用互联网外衣,而做的还是民间金融的事情,甚至是非法集资。
第四,制度和信用。制度应该更加高效、公正、透明,同时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信用成为重中之重,成为所有人能否进行有效、公平的游戏规则开展的最重要支撑。
最后,离不开对个人的思考。我们需要健康、理性、新型的金融文化。一方面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另一方面应该探讨如何打破刚性兑付。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