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综艺遇上实验,科学能“一起嗨”吗?)
本报记者 张盖伦 王 怡
■周末特别策划
“加油!向未来。”主持人撒贝宁举起右手,握拳,带领全场观众,向前上方挥出去,喊出口号,“科学,一起嗨!”
“这是一档大型科学实验类节目,在这里呈现的科学实验,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节目开头,他道出《加油!向未来》的主旨。
这档登陆央视一套周日黄金档的科普综艺节目,被制片人王雪纯称作“开荒者”。她说,开荒者不一定赶上最繁荣的时代,但开荒者有自己的艰难和骄傲。
实验要高大上,解释要“接地气”
两位明星嘉宾分别和素人搭档,组成“未来队”和“加油队”进行答题对战。每一道题,都用真刀真枪的实验来揭晓答案。
难度在于,要用电视化的手段对科普实验进行包装:小型实验要放大;瞬间完成的实验时间要拉长;本来是研究者独立完成的实验,要加入互动……视觉上,它要“高大上”;原理解释上,它又得低下身子,和公众生活结合得越紧越好。
第二期节目,出现了一只停在斜坡上的鸭子船。外形挺萌,里头还有3个座位。
这个道具的原型,是清华大学一名教师上课用的小教具。为了把它变成一辆能坐人的“道具船”,这名老师在工厂里和工人呆了3天,讨论材料强度、制作工艺。
“不是打个响指,道具就从土里蹦出来。从设题到实验道具测试成功,怎么也得一个月的时间。”王雪纯说。
节目里,嘉宾朱丹登上梯子,爬上鸭子船后座。它咔哒咔哒地从斜坡上颠颠儿晃悠了下来。
它利用的原理很简单——重心的改变。节目解释,这个装置,能够为轮椅或者婴儿车下行时的减速提供思路。
节目本身也如同科学实验
“做节目的过程,也如同科学实验。失败,调试;再实验,再调试,直到呈现出最好的效果。”节目制片人、总导演王宁感慨。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陈征团队已经习惯了这种反复调试。他们扮演的,是科普节目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科学顾问。
陈征团队的最主要工作,是进行几乎所有科学实验项目的理论论证,以及大部分实验的科学验证。
科学实验,限制性因素多,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
同样是第二期节目,来了出“保险柜砸车”。保险柜从8米高空掉落,如果不出意外,绳子尾巴上的铁链,将能在重力作用和绳的拉力作用下,带着绳子缠住横杆,堪堪拉住保险柜,让底下的车免于被砸。
气氛被渲染得非常紧张。实际上,陈征心里也是真紧张。
“这个实验看上去很简单。但每一次实验,绳子和横杆都会被磨得更光滑,绳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实验的各个参数都在变,和理论分析误差很大。”他们反复实验了上百次,然而总有那么几次,实验会失败。
正式录制前,好几个研究生和道具师傅在阳光下调试了一下午,将各个参数尽量调到最佳。最终,绳子缠住了横杆,保险柜停在车辆上方轻轻晃动。陈征和身旁的伙伴击掌欢呼,这才发现自己手心全是汗。
用各种手段争夺公众注意力
录制这档欢乐炫酷的综艺节目,体验并非像呈现的那么愉快。因为常常一录就是十几个小时。实验器材要一次次地搬运、搭建、测试,如果实验效果不好,还需反复重来。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正在看《加油!向未来》。几个月来参与制作,深感电视人不容易。”7月17日,果壳网主笔瘦驼发了条微博。
瘦驼为节目组做了前期的实验设计工作。在录制现场,他也要随时解答主持人和嘉宾关于科学知识的疑问。瘦驼说,为了激发观众观看的兴趣,他还要给节目组开各种“脑洞”。足够有趣,甚至足够“惊心动魄”,才能把公众注意力抢夺过来。
“科学类节目,在目前的电视市场,确实不是很抢眼。大众对科学的热情并不高。”王宁说,面对公众对科学内容好奇心不足的事实,他们不得不在听觉和视觉上猛下工夫,展现科学的魅力。
陈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是在抢占科普的“入口”。他知道,在课堂上,如果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无论教师准备的课程内容多么丰富严谨,也是 白搭。科普工作同样如此。“我们无法强迫公众接受‘科普’,只能想办法先把公众注意力吸引过来,才有可能让公众尽量多了解、认识科学,进而相信、热爱科学。”
成效已经开始显现。节目开播前,王雪纯和王宁都预判到,这一时段的老年观众、女性观众和农村观众,会部分流失。但让他们惊喜的是,青少年观众开始涌入,节目收获了一批低龄粉丝。
“好奇心真是人与生俱来的。孩子看到神奇的科学现象,那种欣喜不亚于看到魔术。”王宁说,他5岁的孩子能把节目从头看到尾。“《加油!向未来》影响到的观众年龄层越小,我们成就感越强。”
(科技日报北京7月29日电)
责任编辑:白鑫_NT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