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借助零售与红包 支付宝微信把移动支付之争扩大至海外

游客 2017-08-20 10:08:12    201515 次浏览

借助零售与红包 支付宝微信把移动支付之争扩大至海外

中国消费者使用支付宝购物

凤凰科技讯 据《华尔街日报》北京时间8月20日报道,中国两大科技巨头为掌控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移动支付市场展开了一场激战。现在,这场争夺战开始在海外掀起波澜。

这场争夺战的头号竞争者就是蚂蚁金服集团,后者是阿里巴巴集团关联公司,也是中国主导性支付服务支付宝的母公司。借助手机上生成的条码,支付宝允许用户为一切消费付款,而不需要使用现金或银行卡,从理发到住宿。支付宝面临财付通的竞争,后者是一个与腾讯控股公司旗下微信相绑定的一项类似服务。

支付宝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下滑。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按交易额计算,2014年年中,支付宝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接近垄断的80%。然而,截至今年6月底,支付宝的份额已经稳步下滑到了略高于50%。

受到微信的提振,财付通的份额从7%增长到了40%。微信的功能已经从聊天扩大到了支付领域。调查显示,中国人把三分之一的智能机时间用在了微信上,这一比重还在增长。

跟随游客到海外

现在,蚂蚁金服正设法利用其在电商领域的优势,到海外跟随中国购物者。蓬勃发展的中国旅游业和新的外国用户令蚂蚁金服看到了机会。腾讯紧随其后。

“这就像是上世纪50年代发生的情景,当时美国银行跟随企业客户到海外开展业务,”专注于研究金融科技的咨询公司Schulte Research创始人保罗·舒尔特(Paul Schulte)表示,“他们正在跟随他们的游客,跟随他们的业务。”

支付宝在2004年上线,推动了中国在线支付市场的首轮爆炸式增长,然后转至移动平台。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移动支付现在已经占据了中国在线支付的四分之三,远高于2014年的4%。

借助零售与红包 支付宝微信把移动支付之争扩大至海外

支付宝份额遭到财付通蚕食

支付宝称,旗下注册用户达到5.2亿人,许多都是通过淘宝网等阿里在线交易平台吸引而来。

财付通在2005年上线,在2012年向微信用户开放后迅速增长。微信中最受欢迎的功能就是电子“红包”,也就是用户向好友发送的包含现金的礼物。

截至6月底,微信月活跃用户为9.63亿人。腾讯在本周表示,财付通的交易量能够如此快速地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公司与美团点评合作提高了使用财付通的商户数量。

零售与红包

支付宝和财付通在两年前正式开始向海外扩张,目标直至每年赴海外旅游的1.2亿中国人。他们与东南亚和欧洲的商户签署了合作协议,寻求投资其它国家的支付系统。

现在,两家公司正把他们在国内的争斗复制到海外。

以孙晓梅(Sun Xiaomei,音译)为例,她是一名生活在韩国的23岁中国学生。由于拥有支付宝黄金会员身份,她在网上购物时可享受优惠。她使用支付宝支付在韩国大学读书的学费。

直到最近,她还很少使用财付通。但是在她的一些好友下载了微信后,孙晓梅开始为了找乐趣发送红包。腾讯正在韩国进一步推广微信。

“支付宝是一个能够在海外代表中国的优秀平台,”她表示,“但是在某些方面,微信可能更方便。”

目前,中国消费者可以在28个国家使用支付宝,在15个国家使用财付通。直到5月份,泰国清迈HighKr兰纳射击俱乐部只为中国游客提供支付宝,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支付宝已经进驻了泰国7-Eleven便利店。但是HighKr很快添加了财付通。

“微信在我们的客户中更受欢迎,但是支付宝在泰国更为常见,”HighKr中国联合投资者之一的王子丹(Wang Zidan,音译)表示。

蚂蚁金服称,其终极目标是协助在海外建立一个支付基础设施。

蚂蚁金服最高调的一笔交易就是斥资12亿美元收购美国汇款公司速汇金,这笔交易目前遇到了监管审查的阻碍。如果交易获得批准,它能够让蚂蚁金服把支付技术推向速汇金在全球的24亿银行和移动账户网络,获得更多与腾讯竞争的筹码。

尽管腾讯也在入股海外公司,但是该公司更愿意复制在国内的策略。腾讯的一大利器就是红包,该功能在2014年推出,帮助财付通在当年获得了1亿微信用户。腾讯尚未置评。

红包也是腾讯在去年用于吸引香港和南非用户的策略之一。今年6月,腾讯投资的印度消息平台Hike Messenger受到微信的启发,推出了“蓝包”。

蚂蚁金服和腾讯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是,这些策略是否能够帮助支付宝和财付通真正进入海外市场,吸引外国用户。两家公司在中国的成功要考虑到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他们受到的信用卡等其他第三方支付提供商的竞争较低,互联网行业受到的外国竞争对手冲击不大。

26岁的香港设施经理丹尼尔·李(Daniel Lee)表示,他不使用支付宝或财付通,原因是担心这些应用的安全。他使用美国平台WhatsApp聊天,使用储值卡购物。(编译/箫雨)

新鲜有料的产业新闻、深入浅出的企业市场分析,轻松有趣的科技人物吐槽。凤凰科技(ID: ifeng_tech),让科技更性感。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