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奇葩“共享”脑洞大盘点 一个字:服

游客 2017-08-16 20:38:41    201615 次浏览

这两年要说什么最火,那一定得提到共享单车,听说去年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初露头角的时候,一大群投资机构跟在他们后面一边跪着唱征服一边拼了命的往人家手机塞钱,生怕自己扔钱扔慢了,就没有机会了。

现如今,这两家共享单车前前后后也获得了几十亿的融资了,而这么短时间内就获得如如此巨大的成功,也让其他创业者们开始眼红。

有的人选择直接投身到共享单车的大队伍中去,有的人则是把“共享”的概念搬到了其他的项目上去,这就导致了现在市面上各种“共享”产品层出不穷,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

被玩坏的“共享”们

如果说共享出行是共享经济的第一把火,那共享充电宝可能就是共享经济的第二把火,上半年有不少网友发现,在商场里出现了一台长得像自动贩卖机的柜子,不过这种柜子里装的不是零食饮料,而是一台台的充电宝。

根据相关说明,用户使用共享充电宝的模式和共享单车的模式差不多,交点押金,扫码使用, 只不过不能像单车那样随停随走,而是要还回柜子中来。

共享充电宝这把火其实烧得有点歪了,舆论上几乎是一边倒的不看好它,但是架不住有一个“共享”的名义,也获得了不少资本的青睐。

接下来,这发展就有点更诡异了,什么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女装,甚至共享姨妈巾都一个个地冒出来了,网友也目瞪口呆,怎么连这么些个东西都能拿出来共享了?这真的能赚到钱吗?

奇葩“共享”脑洞大盘点 一个字:服

诶,这里就要点一下共享雨伞这个不走寻常路的项目了,毕竟在大众看来,“共享”的项目赚的是租金,而共享雨伞赚的则是“押金”。

奇葩“共享”脑洞大盘点 一个字:服

这两天有冒出来两个共享项目,都是从高校中诞生的,一个是共享厨房一个是共享宿舍。

共享厨房是湖北大学一个大四学生因为怀念家乡菜的味道而琢磨出来的,运营模式是由学生提前预约,带上自己的食材,交10块钱的使用费,就能在学校提供的共享厨房里亲自烹饪菜肴。

这让小编回想起了当初在宿舍里和室友一起用低功率电饭煲下面条的经历,如果当时就有共享厨房,那也不会可怜巴巴只有面条吃了。

奇葩“共享”脑洞大盘点 一个字:服

另一个共享宿舍则是成都西南民族大学推出的一个项目,因为暑假期间有不少闲置的宿舍,反正放着也只能积灰,还不如对外开放活用资源。

据了解,该校首批开放50间宿舍,主要面向面向背包客和暑期外地来成都实习大学生,学校会给入住者发放一张校园一卡通,每天收费25元,而且第一天入住免费。

而且在此期间,入住者不仅可以吃学校食堂,还能进学校的图书馆,享受校园里的各种资源。

奇葩“共享”脑洞大盘点 一个字:服

相比之前的群魔乱舞,这两个项目倒还算的上是真正利用了闲置资源创造价值的共享经济。

诸君,我有一个想法……

实际操作中,各路创业者也好,投资者也罢,还是会尽量搞一些至少听上去靠谱的“共享”项目,可是在社交媒体上,“共享”这个词早就已经被网友们玩坏了,下面就来说说几个典型的例子:

奇葩“共享”脑洞大盘点 一个字:服

-现在共享经济这么火,我也有个创意,就是买几十台电脑,组个场地摆好,联网。面对那些家里买电脑或没网的客户,凭二代身份证就可以用,每小时收费五元。

不想玩了就下机,电脑可以继续给下一个客户用。循环利用,如果客户一次用一整夜,还可以优惠。这绝对是目前空白的领域,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兴趣合作。

奇葩“共享”脑洞大盘点 一个字:服

-最想创建个共享电话亭有人投资吗?扫码就可以打电话。

奇葩“共享”脑洞大盘点 一个字:服

-突然有个想法:共享宠物!!!想想,你想吸猫的时候,就可以召唤附近的猫,又不用操心给猫洗澡大虫等等琐碎的事,多好啊。怎么样,有风投公司砸几个亿不?

奇葩“共享”脑洞大盘点 一个字:服

-我刚刚想到一个项目,叫共享厕所,扫码开门,自动计时计费,随手关门,自动结算冲水。大家说有没有搞头。我打算先向市场投放3000个共享厕所,有意投资请联系。

奇葩“共享”脑洞大盘点 一个字:服

-共享单车,共享厨房,共享汽车,共享……我有个大胆的想法:共享人民币!

-未来的牛奶可以结合“滴滴打奶”、“共享单奶”的优势。打开APP,就可锁定离你最近的奶牛。扫牛身黑白花纹解锁,选择大中小杯,就可以出奶了。按规矩是谢绝闲聊的,但只要不耽误下一单活儿,大多数性格好的牛也并不介意唠一唠。

地图上带星状标签的奶牛自带奶泡、拉花模式。如效果不佳,可待它走远(200米开外)后打开APP给予差评,切忌与奶牛争辩。

奇葩“共享”脑洞大盘点 一个字:服

蹭热点虽然可耻但是有效

其实无论是商家还是网友,心里都清楚他们口中大多数的共享项目,要么就是把已经存在的租赁产品换了个方式表达,要么就是干脆异想天开,都是蹭了一波“共享经济”的热点。

蹭热点虽然有点可耻,但是吸引流量的效果可是杠杠的。我们现在看到共享雨伞的无人销售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共享厨房和共享宿舍也获得了不少舆论的支持,其实背后都借的是“共享”这阵东风。

 

试想,如果没有“共享”这个噱头,那上面提到的项目又会有多少人关注呢?虽然大家总认为有创意、够新颖的投资项目一定会如锥处囊中,很快就能显露头角,然而如今这个信息时代,纷杂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口袋实在太厚,好的项目要想出头,恐怕除了实力出众,还必须有足够的运气,就算没有足够的运气,也要有足够的智慧借势而发。

虽然我们老是抱怨现在什么东西都非得和“共享”沾个边,但如果这些奇思妙想真的能够帮助大众,又何乐而不为呢。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