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是谁杀死了下载软件?每一个人!

游客 2017-08-15 21:04:42    201492 次浏览

如果不是今天QQ旋风项目组发一封邮件告知,称腾讯家的下载软件将会在今年9月6号彻底停营,我还真想不起来企鹅原来还做下载软件的。

如此说来,环顾一圈身边,下载软件的存在感却稀薄得难以察觉。

是谁杀死了下载软件?每一个人!

就问一句自己,上一次你打开迅雷还是什么时候呢?

从HTTP到BT

还是2002年的时候,我在家里通过新装的铁通512K ADSL下载网游客户端。

在那个浏览器下载普遍残疾的年代,支持断点续传的下载软件几乎是每一个网民重装好系统之后第一个下载安装的工具。

网络蚂蚁(NetAnts)那一声清脆的“Job finished”在当时简直是漫长等待过后的心灵慰藉。下载完成那一刻人生的圆满,那种迫不及待想要解包运行的心情,现在可还有多少人能了解?

以网络蚂蚁、网际快车(FlashGet)为代表的HTTP下载软件当时的绝招除了断点续传之外,还有一个杀手锏是最多5个的分段多线程下载,这种在当时几乎可以提升一倍下载速度的方式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人喜欢它提高了下载的效率,恨的人讨厌这类工具的使用形成规模之后对网站吞吐性能造成的压力十分巨大,以致于后来都有不少网站专门在下载链接旁标注“本站仅支持单线程下载”……

是谁杀死了下载软件?每一个人!

然后,BitTorrent协议出现了,这种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带宽的P2P式共享迅速在几年之内就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网民的青睐:

2004年年底时,BT就已经占据了整个互联网流量的四分之一;到2009年2月,P2P网络流量的比例已经达到一半,甚至在某些国家区域里接近七成,BT下载大有吞噬掉整张网络的趋势,不会上tracker站找种子甚至会被别人嘲笑“你会不会上网”。

有多少人的青春回忆都离不开P2P下载,BT、ed2K还有各式各样的客户端,在一片歌舞升平和喧闹中把下载这一网络生活方式推向最高潮。

不愿分享惹的祸?

然后,迅雷的野心让其对P2P下载实施了渗透,在下载软件的圈子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P2P下载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分享,在自己通过P2P下载完成之后,用户需要继续让下载软件运行,为其他用户做种提供上传,这样才能让分享和加速的良性循环继续下去。

是谁杀死了下载软件?每一个人!

只是迅雷不知是出自于什么考虑,软件默认在下载结束之后就切断上传,这一点使得它饱受其他P2P下载客户端的用户批评,尤其是电驴,这也使得它得到了一个吸血雷的别称。

自此之后,P2P下载客户端和传统的HTTP/FTP下载软件闹翻,这也使得FlashGet这样的软件就此失势,再起不能。

在国内光纤入户还未铺开的时候,为避免ADSL上传满载而造成下行断流,在上传下载带宽始终不对等的我朝,选择切断上传似乎是个可行的做法。

尔后,迅雷又使用离线下载加速,甚至是不惜以付钱内嵌到路由器里这样的方式想要实现曲线救国,但今天看来也只不过是为以它为代表的HTTP下载软件续命罢了。

在另一边,P2P下载始终都摆脱不了版权问题的困扰,更多的时间都是生活在阴影中。

印象中人们使用BT下载,无非是想要收藏电影剧集,或是入手新出的3A大作游戏,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令人血脉贲张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合法性,却往往不是一句“本片仅用于学习交流用途,请于下载后24小时之内删除”能解释的。

辛辛苦苦几个小时下载来的东西,你说删就删,谁又乐意?

是谁杀死了下载软件?每一个人!

死的不是下载软件,而是下载行为本身

不过这些都不是下载软件失势的真正原因,上一段我们已经说了,为什么要下载?我们下载的目的是什么?

90%的人都是用下载软件下片下游戏,还有9.999%的人用它来下载三流网站上的破解版软件,剩下0.001%大概在玩软件里的下载速度排行榜。

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需求,可以让下载来满足了。

今天接入我们每个家庭的带宽已经可以从50Mbps起算,我们掌中的智能手机也能有超过150Mbps的下行速度,流量也越来越便宜,入站带宽的大大增长让高清在线视频观看成为大街小巷里的日常。

与此同时,全球游戏产业的数字分发能力也在随着网速的提升而显著改善,Steam的实时下载使用带宽已经可以推上3Tbps,玩家的版权意识增强,网络直播只看不玩潮流的兴起……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因素,实际上都是一铲一铲甩向下载软件棺材的泥土。

是谁杀死了下载软件?每一个人!

如果非要说谁杀死了下载软件,那我们每个人都是帮凶。

下载软件明明是自然死亡——因为今天先进的数字分发和媒体串流能力已经让我们忘记使用下载软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了。

是谁杀死了下载软件?每一个人!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