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摆脱传销洗脑为什么那么难

游客 2017-08-07 08:08:13    201161 次浏览

千万别总苛责那些深陷非法传销组织的人就是“贪婪”。对于那些渴望低成本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群来说,非法传销可谓“精准定位”,就是针对他们的需求而建立起“诱惑”。

最近,新京报采访了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中国民间反传销协会,这个协会的发起人叫李旭。2004年,李旭在亲戚游说下陷入江苏一传销组织,发展的第一个下线是自己的亲姐姐。2006年,从传销骗局中醒悟后,他自费建立了这个反传销协会,下设救助热线和网站。

像李旭这样狂热投入传销,醒悟后主动退出的案例不多见。从我接触的一些人来看,有些人一旦陷入非法传销,就会对“传销”深信不疑,甚至趋之若鹜、甘之若饴,最终越陷越深。泾渭分明的选择背后,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差异;而唯有不丧失底线与反思,人生才能回到正轨。这句话看似太“鸡汤”,但不深陷传销,恐怕无法体味其中的真意。

传销是“精准定位”

李旭本是一个努力打拼的普通生意人,但工作辛苦、收入微薄。对此,他存在挫败感。当他被骗进传销组织的培训环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洗脑”,他真心相信了所谓上级给他灌输的传销模式,也认为他能借此改变命运。而李旭拉动自己亲姐姐也加入传销组织的时候,他坚信,这不仅仅是帮助自己,还是在帮助亲姐姐。这比起单纯欺骗,其实更加可悲。

千万别总苛责那些深陷非法传销组织的人就是“贪婪”,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不是“被传销者”很傻很天真,而是传销组织里的人太“精”。对于那些渴望低成本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群来说,非法传销可谓“精准定位”,就是针对他们的需求而建立的“诱惑”。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产品,传销培训一般都是殊途同归,极少提及产品,主要强调成功和财富。而且,“洗脑”的步骤都一致——第一步,反复强调金钱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激发参与者对金钱的狂热;第二步,通过各种方式展示传销可以带来的巨额财富,加上所谓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培育对传销的兴趣;第三步,渲染传销可以快速暴富,有挑战但是低门槛、短平快,鼓动参与者的激情;第四步,则是如何突破自己,拉拢开发下线,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其他人,成为传销机器的一环。几乎可以说,每一步都是陷阱。这种传销模式,可以说正抓住了人性的弱点,从而让人无法自拔。

传销核心从未变过

而传销的参与者,因不断感受到来自职位提升与收入增加的蛊惑,如同斯金纳的小白鼠一样,为了追求更多奖赏,会抛弃理性思考,越来越疯狂地投入其中。其实,非法传销作为庞氏骗局的一个变种,其核心模式始终如一。这种模式主要依靠吸纳新成员的投入,对老用户进行再分配。在新用户能够快速扩张的时候,金字塔顶端的参与者可以享受递增的收益。一旦扩张速度变慢甚至停止,这个虚假的财富神话就会快速破灭。

李旭的觉醒,来自于对亲戚朋友的开发枯竭以后下线断档,财富神话出现危机。现实激发了他的理性思考,他开始意识到传销模式的错误。这个转折点上,对人性的挑战来了——是勇敢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还是掩盖错误维护谎言?幸运的是,李旭选择了前者,举报了传销头目,逃出泥潭。

从最早公开面向社会开发下线,逐步变成隐蔽地拉拢亲朋好友加入,再到“色诱”拉人“入伙”……老派非法传销可以祸害的人群越来越少,反而刺激头目们用更恶劣、更暴力的方法获取并控制下线。而目前,还有一类传销模式“不断升级”,跟随时代热点,打着慈善事业或者互联网金融的外衣,改头换面继续活动。这类模式因为新颖,更让人捉摸不透,一不留神就上当受骗。

打击非法传销、走出非法传销的泥潭,政府部门守土有责,当然要有所作为。但作为个人,也不能丧失独立思考与反思的能力与勇气。事实上,越看到非法传销犯罪模式的“疯狂”,越会让人感慨李旭们的珍贵。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