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黑莓新品“借壳”归来 与TCL弱弱联合?

游客 2017-08-02 08:54:11    201359 次浏览

黑莓新品“借壳”归来 与TCL弱弱联合?

久违的黑莓手机又有了新的动静。

日前,有媒体接到黑莓手机方面的邀请信息,黑莓手机 8 月 8 日将在中国发布新款手机产品。要知道约一个月前,黑莓中国才刚刚开通微博。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该账号目前已经有 12 万粉丝,并不频繁的更新里,也有诸多粉丝互动。

黑莓此举是为 KEYone 而来。该款智能手机是黑莓与 TCL 通讯签署协议后推出的首款产品,其原定于年初进入中国市场,却姗姗来迟。TCL 中国区相关人士在接受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并未透露更多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年初在海外发布的是海外版,中国版本原计划就是按照这个时间发布的。”

昔日辉煌已经成为黑莓手机的历史,它曾被誉为高端商务机的鼻祖。2006 年,该品牌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曾经高达 48%。随着苹果 iPhone 的横空出世,以及谷歌在安卓系统上的颠覆式竞争,黑莓与诺基亚一样,经历了滑铁卢的下跌,再也未能翻身。

资深行业观察人士孙燕飚在接受 21 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认为,黑莓手机会有一部分有情怀的用户关注,但它注定是小众市场。在主流的高端手机市场,苹果和三星几乎形成了垄断地位。无论是用户习惯,还是品牌影响力,黑莓都很难改变主流用户的选择。

情怀成卖点

TCL 与黑莓二者的结合,很难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016 年 12 月 16 日,黑莓公司与 TCL 通讯签订授权许可协议。根据协议,TCL 通讯获得黑莓授权后,可以使用黑莓安全软件、服务套件以及相关品牌资产来设计、制造和销售黑莓品牌移动设备。而 TCL 通讯的身份还包括黑莓移动设备的全球经销商。

在 TCL 的规划里,黑莓将与 TCL、阿尔卡特等品牌一样独立运营,但是黑莓定位在高端市场,瞄准企业和专业用户。事实上,TCL 通讯自身的业绩也并不理想。日前,TCL 集团公布了上半年产品销售数据。TCL 通讯旗下手机类产品共销售 2117 万部,同比下降 36.16%;第二季度销售 1062 万部,同比下降 33.40%。

出货量下滑已经是可以预料的结果。TCL 公司 2016 年业绩报告显示,去年 TCL 通讯手机总出货量为 6876.6 万台,智能手机仅占 3898 万台。支撑其销量的是阿尔卡特的功能机,大规模向海外低端市场销售。这种情况下,即将发布的 KEYone 能否扭转局面,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但这似乎也不容乐观。

这款手机最早在今年的 MWC 大会上亮相,也是最后一款完全由黑莓工程师设计的产品。目前,这款手机已经于 5 月底登陆美国、加拿大市场, 售价高达 4300 元人民币左右。据悉,国行版定价将在 3500 元以上。

这一定价将使它面临来自苹果和华为的夹击。尤其是在黑莓最具优势的政企客户市场,它的份额也已经被竞争对手蚕食。

分析人士认为,黑莓与诺基亚类似,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没有对用户的喜好做出进一步的判断,以及缺乏对开发者的系统搭建。尤其是其对全键盘的执着,很难撼动苹果触摸屏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此外,黑莓与 HTC 手机还有一个致命弱点,在中国市场,它们并没有搭建大众的销售渠道,而是充斥在各种水货和外来渠道中,因此很难进入主流消费者的视野。

如今,能引起用户兴趣的,或许还是对昔日键盘机仅存的情怀。

难插足中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黑莓此次推出的是全触屏手机,虽然褒贬不一,但也意味着求变的决心。据悉,BlackBerry10 系统、手势操作、社交功能、内置语音助手等都是黑莓新系统的亮点。

但是,缺位太久的黑莓和 TCL 想要杀回国内手机市场,绝非易事。就在 8 月 8 日,另一老牌手机厂商夏普手机也将发布新品。毫无疑问,中国市场巨大的空间使得它们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一样,不愿放弃可能存在的商机。可惜,无论以何种方式回归,它们似乎都难以挽回用户。

日前,知名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发布的报告显示,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上涨3%,增速有所放缓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在这份数据排名中,前四席均被中国手机厂商霸占。华为、OPPO、vivo、小米二季度出货量占比分别为 20.2%、18.8%、17.0%、13.0%,占据了国内手机市场 69% 的市场份额。苹果占比为 8.2% 位居第五,而三星仅占3%。

前述分析人士认为,TCL 通讯的主要优势在海外市场,与黑莓的合作仍然会有机会。只不过,黑莓在国内市场很难立足了。尤其是在九月即将发布的 iphone8,在高端市场不会留机会给黑莓。

在硬件领域,黑莓选择了放弃,但是与诺基亚如出一辙,其在软件业务上将持续发力。去年 12 月 20 日,黑莓公司宣布将在加拿大投入 7500 万美金,设立全新的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未来,黑莓将全力转向软件开发,寻找新商机。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