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你一张口说话 别人可能就知道是啥样的人

游客 2017-08-01 09:40:57    201427 次浏览

如果你在公交车上无意中听到别人的对话,你觉得你能够根据他们说的话和谈论的话题,判断出他们的性格吗?如果是给你讲个短故事,你能够根据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判断出他的性格来吗?我们常常被提醒“要慎言”——事实上,话语本身所揭示的东西可能比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要多得多。大量证据表明,我们的性格体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上,比如我们所发表的微博推文和所选择的邮箱地址名称上。

并非所有的研究发现都特别令人意外。那些从性格测试来看属于非常外向的人相比内向的人,说话要大声得多,也健谈得多。他们也往往语速更快。外向的女性(而非男性)更有可能去跟人群聊,而内向的男性(而非女性)则更多时候自言自语。

·日常习惯会暴露你的性格

·隐喻表达会塑造女性的生活

·在你开口说话之前,反映你的性格的蛛丝马迹便已出现

但内向者和外向者在语言表达上也大相径庭。几年前,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由卡米尔·布克博姆(Camiel Beukeboom)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让40位志愿者观察不同社交场景的照片,然后口头描述里面的情况。他们发现,外向者所使用的语言通常更加抽象,更加“松散”,而内向者则说得更加具体。换言之,内向者的语言选择明显更加精确。

外向者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内向者说:“这篇文章信息量很大。”

你一张口说话 别人可能就知道是啥样的人

像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这样的外向者说话比较大声,也比较健谈

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内向者往往更频繁地使用冠词(the或者a)——按照定义,冠词指代个体的物品或者事件。他们在用词上也往往更加谨慎小心:他们更多地使用模糊性的词语(也许,或许)和可量化的词语(如特定的数据)。

外向者说:“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

内向者说:“或许我们去个三明治吧”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这一切都说得通。多数的外向者享受快节奏的生活,相比内向者更有可能去大吃大喝,厮混,冒险;每一次张嘴说话的时候,外向者也愿意承受较大的说得不够准确,说错话或者说跑题的风险。

性格和语言之间的关联性也延伸到了书面表达上。来自多伦多大学的两位研究者雅各布·赫什(Jacob Hirsh)和乔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要求学生写出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目标,结果发现那些非常外向的学生通常更多地写到与人际关系有关的词语。两位研究者称,这说得通,因为外向者属于“活跃的社会探索者”。

不过,语言表达不仅仅可以揭示人有多内向或者多外向。它还会揭示人的性格中其它的部分——包括他们思想有多开明(自由主义者使用更多与感觉相关的词语),他们有多神经质(神经过敏、容易激动的人往往会更多地提及恐惧不安的情绪),他们做事有多认真(比较勤奋的学生使用更多成就与工作相关的词语)。

神经过敏者说:“我觉得非常悲伤”

思想开明的人说:“你只是需要被倾听”

认真的人说:“我们能够搞定它”

你一张口说话 别人可能就知道是啥样的人

那些乐于体验的人会更多地使用“墨水”(ink )一词

人的性格还通过创造性写作表现出来。2010年,一个德国心理学家团队给100位学生参与者提供了5个提示词(“飞机坠毁”,“客厅女侍”,“烟花”,“中世纪”,“超市”),然后要求他们撰写一个包含这些词的短故事。这一次,思想比较开明的参与者写出了更有创意的故事,而性格比较亲和的参与者则写出了比较亲社会的故事。此外,另外的一组参与者和被要求根据这些故事判断作者的性格,他们做得很不错,至少能够判断出作者的开放性和性格亲和度。

这类研究大多数都是研究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但要是我们在一块聊天,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一项研究发现,如果让一群内向者一块呆在同一个房间里,他们到最后很可能会是在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我得重新找个公寓了,因为我的室友简直要把我逼疯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向者在一块聊天的时候,会谈到各种各样的话题,会有更多的“愉快谈话”,比如他们会说“我很喜欢慢跑”,“斯坦贝克太厉害了”。这同样与大家原有的了解相吻合:在生活上,外向者往往更加注重享受生活。

外向者在网络上也更多地提到“喝酒”(drink )一词

当然,这年头我们也会在网上打发时间,发发邮件,发发博文,在社交网络上更新下状态,诸如此类。在这些数字社区上,我们似乎也会暴露自己的性格特征。

通过分析共有数十万单词的近700篇博文的内容,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所使用的词语与他们对自己的性格评价相符:例如,那些认为自己性格比较亲和的人,较少使用脏话。

该研究团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甚至去研究各种性格的人特定的词语使用习惯。认为自己“乐于体验”的人更有可能使用“墨水”一词,而外向者则更有可能用到“喝酒”(drink)一词。

在Twitter上也要类似的发现。其它的研究发现,外向者通常更多地提到积极情绪和社交情况,而严重的神经质者(或者说情绪不稳定者)则往往使用更多第一人称的单数代词,如“我”(“I”或者“me”)。后一项发现与另外一项发现相吻合:那些经历过情感波折的人更多地使用像“我”这样的词。

外向者说:“我们很开心!”

神经质者说:“我很开心”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性格关联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同一项研究发现,志愿者只需要看看陌生人的推文就能够准确猜测出他们的性格——他们有多神经质,他们的性格有多亲和。

事实上,我们似乎很难忍住不去根据所遇到的人使用的语言去解读他们的性格特征。我们会不停地依据各种东西去进行判断——甚至连别人的数字标签都不放过。例如,那些邮箱地址中数字更多的人被视为不大尽责的人。与此同时,我们倾向于认为幽默的邮箱地址更有可能来自外向者(尽管这并不属实)。

每一次张嘴说话,每一次写下什么东西,每一次发微博推文,都会揭露我们的某种性格特质,这着实有点令人惶恐不安——尤其是你通常不想向别人展露自己的性格的时候。但这其实也带来了一个改变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的机会。在一些场合中,比如求职面试或者约会初期,营造起理想的形象应该是可行的,你只需要注意改变一下你的语言表达就可以了。要是你平常就那么做,那你估计是一个挺狡猾的人。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