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貌似在下很大的棋?盘点共享单车海外布局

游客 2017-07-30 08:54:04    201219 次浏览

古有“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现有“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新四大发明。以摩拜、ofo、小蓝等为首的共享单车开始走出国门,你怎么看呢?

共享单车海外圈地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粗暴,出海之路风险未知,而且很烧钱,反而要步步谨慎。

摩拜表示并不是每个城市都适合骑单车出行,它们进驻海外城市之前,会展开全面调研,并且与当地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彼此的意愿,只有当一切都合适后,才会进行尝试运营。

小蓝单车曾经也表示会优先考虑人口密度较大且有骑行文化或国际知名的城市,在这些城市落脚会更合适些,而非盲目扩张。

目前,摩拜、ofo、小蓝在海外市场的单车投放累计总数估计还不超过3万辆,甚至还不如广州一个行政区所投放的单车数量,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海外影响力有限。

各家海外布局情况

摩拜:今年实现全球200城小目标

摩拜海外扩张节奏:2017年3月21日,新加坡正式运营,投放数量未知;2017年6月13日,英国曼彻斯特与索尔福德,合计投放1000辆单车。

2017年6月22日,宣布在日本福冈成立分公司,投放数量未知;2017年6月23日,宣布在日本札幌提供服务,投放数量未知;2017年7月25日,宣布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与米兰运营,投放数量未知。

貌似在下很大的棋?盘点共享单车海外布局
↑↑↑(图示:摩拜在意大利)

摩拜的优势在于产品,尤其是它那把智能锁,扫码即解锁在我国繁荣的移动互联里习以为常,但放之海外市场仍是一件新鲜事。

更重要的是,智能锁整合了北斗、GPS、格洛纳斯多模卫星导航芯片和物联网通信芯片,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各国网络的无缝切换,实现全球精细化智能运维。

“它不是辆普通单车”的自信让摩拜迫不及待地立下“年底全球200城”的目标,当然,国内城市还是大头。

貌似在下很大的棋?盘点共享单车海外布局
↑↑↑(图注:摩拜单车在日本福冈召开发布会)

ofo:下半年侧重西欧与东南亚

ofo海外扩张节奏:2017年1月,宣布新加坡正式运营,累计投放了2500辆单车;2017年4月,宣布英国剑桥试点运营,投放50辆单车;2017年6月9日,宣布哈萨克斯坦正式运营,投放1000辆;

貌似在下很大的棋?盘点共享单车海外布局
↑↑↑(图注:ofo单车在海外)

ofo计划在2017年下半年覆盖德国、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海外扩展思路与国内一样,先立足于需求密集的大学校园,然后逐步扩张至城市。

我们所看到的ofo在英国是选择剑桥大学,而在新加坡之所以选择西海岸公园,是因为它毗邻新加坡国立大学。ofo还是坚定地执行由校园辐射到城市的战术。

貌似在下很大的棋?盘点共享单车海外布局
↑↑↑(图注:苹果CEO蒂姆·库克今年访华并参观了ofo总部)

而在今年5月,ofo与凤凰单车达成战略合作,其中一大利好在于凤凰拥有成熟的国际出口经验,能帮助ofo减少出海的阻力。

小蓝:别忘了我是第一个出海吃螃蟹的......

小蓝海外扩张节奏:2017年1月,宣布正式登陆美国旧金山湾区,投放200辆单车。(没了......)

貌似在下很大的棋?盘点共享单车海外布局
↑↑↑(图注:小蓝单车英语版官网配图)

小蓝应该是最早有出海动作的国内共享单车平台,与前面两位大佬对比,小蓝的出海布局貌似只是试试水而已。

截止目前所了解到的信息,小蓝单车暂时没有其他海外城市运营的消息。这也是可以理解,小蓝在国内共享单车处于第二集团的位置,单车数、用户量、订单量以及资本都落后于前面两者,出海计划就显得更“小巧”。

貌似在下很大的棋?盘点共享单车海外布局
↑↑↑(图注:小蓝单车)

不过,人家小蓝单车主打差异化,也是少有的共享单车品牌声称要在单车车头上配屏幕的,说不定国外好户外广告这一口呢?更别说这是一个移动的户外广告展示。

它们为何要出海?

貌似在下很大的棋?盘点共享单车海外布局
↑↑↑(ofo与摩拜在新加坡运营均超过100天)

虽然我们平时看到满大街各色共享单车,以至于我们认为共享单车已经饱和了,但这情况只出现一线城市,事实上,除了一二线城市外,国内许多三四城市以及县级市都还未渗透。

那么急于出海的原因是什么?

大原因不外乎这几点,或是进一步获取资本青睐、或是产品出口变技术出口的转型、说得虚一点就是为了拯救地球的拥堵等等。

业界也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共享单车出海实则是国内支付平台在下的一盘大棋,我们知道,阿里投资了ofo,腾讯投资了摩拜,而共享单车出海将助力微信支付、支付宝在全球范围的进一步扩张。

而从小的原因去分析,据了解,新加坡当地私人汽车实现限制政策且打车费用高,骑共享单车成为最经济的出行方式,当地的骑行费用约合人民币10元/小时,远超我们这边的1元/小时,巨大的利润空间自然吸引摩拜、ofo加入争夺,甚至有人理想地提出单纯通过收取车费就能实现地域盈利。

另外,我们注意到摩拜与ofo均首选新加坡作为海外部署的首站,同时新加坡也是两者最大的海外市场。倘若说共享单车是人类素质的照妖镜,那么选择素有以文明著称的新加坡作为海外主落脚点,是否还拥有较高的实验意义呢?

共享单车出海遭遇水土不服

当地人使用习惯

首先先来聊产品,适合中国人的产品并非放之四海皆好用,例如适合亚洲人的单车就无法匹配身材比较高大的欧美人,已经有英国曼彻斯特用户投诉单车无法匹配他的身材。

我们在一家当地媒体横评上获知了当地群众对摩拜与ofo一些不满意见,摩拜GPS存在本地优化缺失问题,而ofo单车由于没有GPS致使寻车困难。这就说明共享单车在产品上需做一些本地优化的设计。

法律法规

无桩共享单车的优势在于相对自由的停放设计,然而这把双刃剑也造成随处停放的乱象,这问题在海外某些国家被放大化,不少发达国家对于公共环境占用现象的容忍度会更低,乱停乱放在海外仍旧需面对的麻烦。

另外,美国法律规定,骑行者骑自行车在夜间行驶时需要开车灯并且需佩戴安全帽。在英国也是如此,规定自行车需安装自行发电的安全车灯。

貌似在下很大的棋?盘点共享单车海外布局
↑↑↑(图注:充满科技元素的共享单车在美英运营还缺照明灯)

本土竞争对手

海外共享单车竞争也不排除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不少海外城市都有政府部署的有桩租赁单车或是已有类似的共享单车存在,摩拜ofo的入驻需与这些地头蛇进行正面交锋,例如新加坡oBike目前仍是当地头号共享单车品牌,单车运营数量超过摩拜和ofo,除了数量劣势,oBike在当地民众的口碑是排第一的。

另外,由于共享单车需不断投放单车来实现全城区域的覆盖,这一缓慢的过程,也给予当地后来者充足的备战时间差。远程作战的摩拜、ofo们会显得比较吃力点。

运营成本

海外运营成本自然比国内高很多。ofo戴维在活动演讲中曾提及到海外运营团队的规模,他表示目前ofo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建立办公室,拥有50多位全职员工。

这么粗算起来,平均每一个城市有2-3位全职员工负责当地工作。“小团队作战”放在台面上可被效率、灵活所修饰,实则是降低成本、精简人员的妥协。

目前由于海外体量小,ofo与小蓝的单车都是由国内生产后批次运输到海外进行运营,若后续需进一步扩张,需与当地单车制造商进行合作,材料与人力成本高居,运输与关税问题也会很突出。

目前,百度一下就会发现不少媒体开始唱衰共享单车出海.

汽车科技频道认为现在盖棺定论过早了,反倒认为共享单车出海屡屡触礁,将加速共享单车的优胜劣汰的,有能者的大局运营能力会日益增进,产品体验也会随之涨升,行业门槛提高,杜绝跟风之势,这不正是我们希望所见到的结局吗?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