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希望做世界的一面镜子”——新华社记者对话快手掌门人宿华
新华社北京 7 月 25 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斌阳娜郭宇靖
从一个做 GIF 动图的小软件起家,快手用 7 年时间成为日活跃用户达到数千万的生活分享平台。新华社记者日前走进快手,对话其创始人兼 CEO 宿华,倾听这位独角兽企业创始人背后的故事、创业的感受。
“把每个个体的小世界记录下来”
问:如何定位快手自身?这是一个怎样的平台?
答:快手已经发展到第 7 个年头,2011 年第一次上线,最早是一款 GIF 动图工具,初衷是帮助人们记录生活中有趣的人、有意思的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并开放地分享给所有人。到 2013、2014 年时将短视频作为生活记录和分享的主体形态确立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相对照片,影像能够承载更多信息和情感,是一种最佳的承载形态。
目前,快手累计已上传超过 21 亿条视频,都是用户拍摄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原创视频。其实是把每个个体的小世界记录下来,成为整个世界、整个时代的记录。
“使命没有变,但我们达成使命的方法一直在进化”
问:经过转型,快手现在的产品形态跟最初创业时的设想一样吗?
答:我们创业的目标其实一直没有变,就是帮助每个人去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网络速度提升,产品形态一直在进化。早年,智能手机不普及时,我们的用户是用手机拍摄,然后用数据线传到 PC 上,再在 PC 上分享给大家。后来,智能手机和 wifi 普及了,大家开始用手机拍、手机分享。随着这两年 3G、4G 的普及和资费下降,大家爬山、游玩、逛街等户外场景的视频出现了。去年网速大幅提升,让直播成了一种可能。未来,是不是有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的方案作为生活分享的新形态?我们不限定发展方向,使命没有变,但我们达成使命的方法一直在和时代一起进化。
“大家看快手,主要是为了体验更多的生活状态”
问:快手凭什么吸引人?
答:大家看快手,主要是为了体验更多的生活状态。这个世界这么大,每个人生命又这么短暂,不可能穷尽所有生活的可能性,也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到过。但在快手上,你能看到大千世界,就好像自己有了更多的生活体验一样。我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而是大家对短暂生命的补偿。
“我们是个记录平台,记录的是这个世界”
问:有人说,人工智能有时候会推送低质量的内容,您怎么看?
答:我们是个记录平台,记录的是这个世界、时代,希望做这个世界的一面镜子。我们后台有近千人采用人工方式或机器辅助人工的方式审核,但总是会有少量的人捣乱、搞怪,发布一些违法、低俗、有悖道德的内容,我们希望平台公开分享出来的内容满足国家法律要求,也满足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
“独角兽对于我更多是一种责任”
问:怎么看待“独角兽”这个身份?
答:“独角兽”是投资人对公司贴的一个标签,但它也代表一种认可。公司做到一定体量,不光要完成公司的使命、满足用户的需求、给员工带来成长空间,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独角兽”对于我更多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认可,只是在我们工作中很少去提这个词,它对我们公司本身的工作没有太大影响。
“没有技术进步、国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是不可能做成的”
问:能否谈谈您的创业历程?
答:我从 2008 年开始创业。2013 年底,我们在华清嘉园租了一个 140 平方米的三居室民宅,那里最多时有 4 个公司共同分享这 140 平方米。但我们觉得正在做的事情意义很大,并没有太在意办公环境。
当时主要的困难是市场环境,因为智能手机不普及、网速慢,大家只能记录,将视频存在手机里,都觉得这个平台用不起来。实现分享的目标,高度依赖网络环境,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国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是不可能做成的。
“北京是个很包容的城市,各类人才都有”
问:在您看来,快手的成功跟在北京创业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要是不在北京,我和我的合伙人也碰不到一块儿。如果不在北京,我也不会有精力去学机器学习这个技术,接触不到那么多优秀的产品人员、工程师、各行各业的人才。
我觉得,核心还是人才的聚集。企业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找到人才是最核心的。快手员工有来自外企、国企,也有苹果店的店长,还有大学老师、海外留学生等,也有高中毕业生。
相对来讲,我们关心每个人的个性胜于关心他的背景。而恰恰北京是个很包容的城市,各类人才都有。而且北京的科技创新环境让我们开阔视野,知道世界上最领先的事是哪些人在做、做成什么样子,北京已经很明显地形成了这样的氛围。
“用当下最好的技术把记录做到极致”
问:您对于快手未来形态和发展目标的构想是怎样的?
答:希望全国更多的人都能用快手来记录和分享。把这个世界记录下来,把每个人自己的小世界记录下来,并开放地分享。
人类的记录已从文字进化到影像时代。影像也一直在进化,从最早的静态照片到后来的视频,后来视频记录时间变长、分辨率变高,再往后是 AR、VR 这种视觉影像出现。等到 5G 普及应用时,可能还会出现全息影像资料。未来,视频消费设备会不会从现在的一块屏幕变成眼镜?视频采集会不会从手机变成鼻梁上的设备?我相信这些变化都会一点一点地发生。虽然时代会进化,但记录是永恒的需求。我会用当下最好的技术把记录做到极致。
“技术创新我们很乐意去做,哪怕很难”
问:您是否想过将快手进行多元化转型?
答:要看多元化是否对记录和分享这个核心定位有帮助。举个例子,我们今年就会做鼻梁上的设备。手机毕竟要用手拿着,而鼻梁上的设备可以解放双手,这样记录下来的影像资料过去是没有的。这样的技术创新我们很乐意去做,哪怕很难。
我们已成立团队进行研发,现在处于设计阶段,不久大家可以看到产品问世。这款产品看起来跟普通眼镜没有区别,普通人也可以戴上一整天,所见即所记录。这是个长远的打算,要站在 3 年以后来看现在这个东西应该做成什么样。做硬件很难,只要能把记录做到极致,再难我们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