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匠人精神?简单点来说就是将一门手艺或技术,做到极致,无关功利和时间。
何谓匠人精神?
匠人也称为工匠,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些人身上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精神,被称为工匠精神。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
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这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坦白地讲,不少中国人对于工匠心存偏见,甚至有些看不起。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如果你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你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只有一个行业内非常专注、做得出类拔萃的人,才能被称为工匠。如果你的面食做得很好,旁人就会称赞你是一个好工匠。工匠会根据气候、温度的因素,结合面粉的实情擀面,然后做出独此一家的面食。
同样,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除此之外,三菱、日立、新日铁等大型企业,都具备彻底的工匠精神。
世界长寿企业统计,日本居首位
有媒体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为什么能存在,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匠人精神。
回顾我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自古以来我们似乎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
《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底层人眼里,再多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保证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还愿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工匠精神就这样在无形之中逐渐形成。
可是,在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下,“读圣贤书”才是正途,当工匠不能出人头地。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而今天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人们趋之若鹜的是当官、做老板、成为大明星,热衷于创业。
另外,在中国教育理念中,依然在崇尚所谓“精英教育”,似乎唯有培养“能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人”才算是成功教育。当下中国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从知识精英阶层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
中国本土企业普遍短命
首先,你必须知道一个基本事实: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前面已经提到,日本在具有200年以上寿命的公司数量上排名世界第一。而在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之后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再加上陈李济、广州同仁堂药业以及王老吉三家企业,中国现存的超过200年历史的老店仅此5家。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变异,其字号的传承性其实已大打折扣。
日本被誉为是“工匠国”,其企业群体的技术结构犹如“金字塔”,底盘是一大批各怀所长的几百年的优秀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或许员工不足百名,但长期为大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料。很多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掌握着某种中间产品、中间技术的绝对份额,甚至不乏独此一家。
日本给人严谨、执着的印象
日本人给人的印象是追求极致完美、严谨、执着、精益求精,当自认为技术还不够完美时不会拿出手。而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三个指标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三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科技能独步天下。经济不只是单纯地建造工厂,然后高效运作。中日在经济基盘建设上仍有很大差距,日企不只在于表面丰田、松下、索尼、佳能、日立……,而是更多在国际市场上众多领域的“隐形王者”。
思中国企业,是如何经营思考的?
日本有几万家百年企业,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百年企业却屈指可数,这就是原因。其实我们仔细来看一看全球著名的品牌,无论是任天堂、索尼、微软、尼康、奔驰,丰田,麦当劳……,他们似乎都永远只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始终在他们的行业里面越做越深,越做越有乐趣,越做越大。
而我们的一些企业,本行都没有完全弄门儿清,就开始搞投资,忙着赚钱而忽视本行。这恐怕就是我们中国的品牌和日本品牌之间的差距所在。而正是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大多数人忽略了生产品质,久而久之,让更多人对“中国制造”开始持怀疑态度了。
反思后的崛起,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飞跃
“中国制造”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我们的很多日用品包括在国外买的都是中国制造。但是本身对中国制造来说,现在的一个内忧外患的时间,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品牌,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
一个有代表性的制造业是汽车,在大街上看到了很多福特,大众,本田,丰田都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国的是什么?比亚迪,你是不是开始觉得原来“中国制造”中,中国代表的其实就是一个打工仔,所以不稀奇,所有国家的人力成本在比较低的时候都会走我们的道路。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力成本已经不低了,所以我们需要寻求新的道路。
中国企业,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和发达国家相比远远不够,过分地追求短期利润束缚了我们的长期发展。虽然在中国的这几年的研发费用上的投入已经不少了但是在基础工业上的投入还是欠缺。
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国家的投入即便已经很多,但是都是能够产生利润和效益的科技,对于没有眼前利润的行业投入并不大,这不是一个健全的发展。其实这也容易理解,在国家刚刚崛起的前期,大家功利性很明确。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多少人是为了兴趣?生存的占比更大一些吧。所以这又是一整条线的原因了。
过去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当前世界,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最终取决于科技。事实证明,军事落后会挨打,技术落后同样会挨打!牵扯到核心技术领域,买,是买不回来的,只能靠自主研发。我们求不到外国人施舍的高科技,我们也不要外国人施舍的高科技,最尖端的东西,我们中国人自己研究、自己探索、自己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