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咖啡”火了,现在各类媒体和网友都纷纷争着去体验这种看起来逼格满满的“新型”零售店,去尝尝这“无人超市”的鲜。这到底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股吹了就过的“妖风”呢?
我们的消费在几年的积累和培育后,被细分成三大类场景———体验式消费、便利性消费和性价比消费。第一种消费场景主要是满足我们可见可触及可感受的文化、格调和情感需求的消费,比如我们去IM AX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我们去咖啡厅喝一杯下午茶,我们去农家小院吃一顿农家乐……这种场所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性,是一切虚拟的网络时空暂时无法满足的。而第三种消费场景已经无关购物场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经差别不大,这类多被线上的购物平台所取代,比如普通的书店、比如家电卖场,甚至部分大型超市等,网上购物已经对这类场景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和替代作用,这也是很多大超市和大MALL有点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
而夹在中间的第二种消费场景就是图个方便,比如夏天走着走着想喝瓶水,比如家里突然缺了点盐,比如晚上突然饿了想吃点东西等等,网购不够便利和快捷,也不需要什么环境体验。而这类最后100米的商业价值就变得凸显重要和不可替代———便利店和社区店就恰恰踩在这个场景上,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零售业态,甚至超越了大型超市,成为未来的“零售之王”。
但便利店的风口与“无人化”的噱头之间,是否又有必然的关系呢?我们不妨从商业、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来剖析一下这股“无人风”。
首先,“便利店”无人化这种商业模式是便利店下阶段的必需吗?顾客,商家真的需要这种“无人”便利店吗?这个方面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目前大部分便利店除了在早高峰买早餐,一天里的大部分时间并不拥挤;而有人在店里,好处则无需多言,我不清楚促销可以问清楚再买,不会有争议。而站在商家的角度,“无人化”之后,最大的节约是人力成本,但对于类似7-11这样的便利店而言,真正的人力成本所占的成本比例不超过5%,远不如房租、水电、进货等的成本高,人力成本并非最主要的影响利润的来源。所以成本压力并非最大的驱动力。
再则,我们来看看技术上“便利店”规模实现无人化是否有可行性?这个从目前来讲,也是有难度的。从阿里的“淘咖啡”到“缤果盒子”,在商品识别上都采用的是R FID技术,这是目前在非接触式识别上相对较为成熟的技术,当然也并非什么“黑科技”,这个东东类似图书馆的磁条一样,就是起到商品识别作用,本身在技术上就受制于距离、频率干扰等的客观问题,无法保证100%的识别率,而且这个东西并不是现行商品通用的识别标识,与目前普遍在包装上印刷的二维码相比其普及率非常低,需要后续由门店进行二次标示,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手续。而且虽然对比多年前,RFID标签的成本已经下降,但平均0.5元一个(含贴标签的工序成本等后台成本),对于薄利的零售业而言,是蜜糖还是砒霜,真的不好说。这也是无人便利店后续运营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节省下来的人员成本和增加的运营成本相比,到底哪个更划算。
而有些“无人便利店”采用的是客户自助扫描二维码自助买单的形式,这个在国外的超市里面已经不算少见,但这种仅仅叫自助服务,并非革命性的什么科技进步。而有些号称“无人”的便利店,倒像只是把无人售货机搬进了便利店,这就有些为了迎合热点而乱穿马甲的感觉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就算商业模式和技术上都实现了“无人化”的便利店,管理上是否就真的一劳永逸?当不太熟悉手机应用的老人家不过就想买瓶酱油,他能不能顺利开门走入便利店,便利店不能服务于真正有需要的人,算不算一种失策?国民素质堪忧的当下,无人便利店会不会在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出现很多让人感慨的尴尬,一如共享单车那样横尸遍野?当缺乏了现场人员,缺乏了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感知客户冷暖的售货员,一个连锁便利店的后台管理者能否仅仅凭借数据就对于未知的未来的客户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简单地消灭了“人”就可以解决的。
其实,或者说这场“无人便利店”的风,不过有些“包装”而来的噱头感更加合适,就算真正如AMAZON GO或阿里“淘咖啡”这类大公司“黑科技”门店,其消灭的不过是收银人员这类角色。总之,无论从商业模式、技术可行性以及管理难度而言,“无人”便利店都并非便利店下阶段必须要走的一个转型,终究它还首先得是个“便利店”,这背后有很多门道需要踏踏实实钻研多年,所以“无人”并非便利店的核心,而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门店的“智能化”水平,用大量的数据流来为“智慧运营”服务,提高单位面积的盈利水平,才是这场变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