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真风口or伪需求?不管怎样,无人智能零售店来了

游客 2017-07-18 14:24:17    201355 次浏览

文章导读: 不久前,上海街头出现了一家24小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紧接着,娃哈哈与研发无人智能零售店技术的深兰科技牵手;7月8日,第二届淘宝造物节现场,阿里无人超市“淘咖啡”首次亮相。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 上海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8期)

责编:周琦

Amazon Go 之后,即拿即走、免排队购物的无人零售店成为行业趋势。

不久前,上海街头出现了一家24小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紧接着,娃哈哈与研发无人智能零售店技术的深兰科技牵手;7月8日,第二届淘宝造物节现场,阿里无人超市“淘咖啡”首次亮相。

放眼全球,除了、等电商巨头,各类大小公司纷纷布局无人零售,想在人工智能新零售市场中抢夺先机。

真风口or伪需求?不管怎样,无人智能零售店来了

实地探访:“刷手”进店

7月8日,深兰科技的首家无人智能零售体验店在上海大华第一坊内正式开业。《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店面积不到10平方米,最多能同时容纳3个消费者,所陈列货品仅有毛绒玩具。在门店右侧有识别掌纹的注册区域,记者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耗时约2分钟将掌纹与支付宝绑定,绑定完毕后“刷手”进店,店内的摄像头同步识别记者所选择的玩具并记录,按下门框上的按钮出店后,支付宝已被自动扣款。

深兰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海波向记者介绍,Take Go无人智能店可以根据每位顾客手掌毛细血管的结构生成一串加密字符,具有终身不变性,无法复制,安全性高,目前不会有被盗刷的风险。另一个核心技术,是整个无人智能店的“大脑”和“眼睛”可以实现对购买物品的监测、识别与跟踪,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让整个智能门店仿佛是一个智能机器人。“它对消费者的监测是时时刻刻的,识别商品的时间为千分之一秒至千分之三秒。”据悉,Take Go的监测精准度从单个摄像头的算法是90%~97%,采用多机纠错后即可达到99%以上的精准度。

对于商品如何录入的问题,陈海波介绍,深兰科技有一款世界首款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商品录入设备DB.Eye蓝眼。“机器会自动判断需要的像素及图片、光影变化等,其内部可以自动旋转、调整摄像头位置,让蓝眼机器采集到足够多的商品图像,用我们的算法深度学习,最终让机器‘认识’商品。”在“蓝眼”的帮助下,单个商品录入仅需20秒,3000个商品的“训练”时间少于1天。陈海波说:“如果不计软件费用,全家便利店大小的门店,硬件成本在5万~8万元。”

真风口or伪需求?不管怎样,无人智能零售店来了

娃哈哈、蚂蚁金服相继入局

深兰科技体验店实际上是一家澳洲玩具品牌在中国的公测店,目前主要销售澳洲的毛绒玩具。据悉,深兰科技还在收入其他客户的商品,如娃哈哈所有的品类。周黑鸭、良品铺子、伊利集团、来伊份等也在向人工智能门店靠拢。

传统零售巨头娃哈哈和深兰科技刚刚签订了Take Go无人商店协议。娃哈哈早期创始人宗泽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娃哈哈选择Take Go,是想通过经销商往下延伸自己打造一张零售终端网。“中国人口密度大,碎片化消费多。我们的首次合作将选址杭州,尽量在年底前落地。我们的目标是量化,将其大面积铺开。”

娃哈哈牵手深兰科技之后半个月,蚂蚁金服无人支付技术也亮相淘宝造物节。“淘咖啡”是阿里巴巴首次公开亮相的无人店,200平方米的面积可以容纳50人同时在店购物。

蚂蚁金服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淘咖啡”是快闪体验店,更多的是一种尝试,未来会专注于集餐饮服务和新奇购物于一体的店铺,并不涉及日常快消品的出售。

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高级技术专家曾晓东表示,蚂蚁金服做的不是无人超市,而是无人超市背后的技术解决方案。“从着手研发开始,我们就明确这个方案要可复制、可推广,在硬件改造上尽可能不去改变线下实体店的原有布局。 ‘淘咖啡’除了在店里布置有一些摄像头和视觉传感器外,主要的硬件改造基本集中在‘支付门’。这个门直接放在实体店的出口,不会显得很突兀,也不会给实体店带来改造上的负担。等这套技术方案成熟,我们希望能开放给线下实体店,助力新零售。”

几乎就在上述无人零售店引发热议的同时,7月8日,刚刚发布过融资消息的24小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突然在其位于上海的首家店铺贴出“由于技术调试,暂时停运”的通知。有媒体称,是由于天气炎热导致“盒子”内的产品融化等原因而关店。缤果盒子方面7月10日回复《中国经济周刊》,闭店是由于要采集数据,“天气热只是小部分原因。马上会重新开放。”

资料显示,缤果盒子已完成A轮系列融资,融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在超过10个月的试运营期间,缤果盒子接待顾客达数万人,用户复购率接近80%。在技术铺设方面,缤果盒子已经实现了超出200类商品的准确识别。今年8月,缤果盒子将推出规模化商用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预计一年内完成5000个网点的铺设。

“真假”无人店

有顾客为人工智能零售店的方便叫好,也有人提出质疑。

中科院视频大数据云识别联合实验室主任王金桥认为,所有基于视频标签来进行产品识别和结算的无人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具有机器视觉的智能零售店。“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部分盒子无人智能店,产品上贴着硕大的RFID标签才能被识别,甚至还需要顾客拿着产品自助扫码结账,不仅没有简化购物流程,还因RFID标签容易脱落而造成商家损失,完全混淆了无人智能零售店的市场。”

不过,王金桥也指出,人工智能使得用户、商品、销售形成闭环,商家通过对商品的抓取就能够知道顾客的偏好,形成用户数据,还能识别哪个商品卖给了哪些客户,以及这个商品被关注的时长以及商品的整个流向。“我们和某公司合作研发的人工智能冰箱已经开卖,识别的生鲜食品达到200多种,每个家庭吃了什么、营养分布,后台都一目了然。目前可以做到一键下单、半小时送货上门。”

目前,多人交互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只有在限定场景,利用多传感器,再加上配合消费行为才能做得比较好。在大型无人商场,消费行为的分析,尤其是几万种商品的分析,尚难大规模推广。“当商品特别多的时候还会提高识别成本,只能依赖于多种传感器的融合,在技术上有一定的门槛。”王金桥说。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