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000台,1分钟不到就被抢光,马云、孙正义、郭台铭,三位首富为其站台,曾经的Pepper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然而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软银集团旗下开发和销售Pepper的软银机器人控股公司(Soft Bank Robotics Holdings Corp,下称SBRH),已于2017年3月底陷入资不抵债。刚刚才度过三岁生日的Pepper到底怎么?
Pepper
Pepper太便宜?软银子公司资不抵债
根据软银集团向关东财务局提交的有价证券报告书内容显示,截至3月的财政年度,负责研发销售的SoftBank Robotics 负债已超过资产金额高达314 亿日元,约2.74 亿美元。
虽并未公布业绩,但据东京商工调查(Tokyo Shoko Research)统计,该公司2015财年的营业收入为22亿日元,净亏损117亿日元,亏损额高于2014财年的23亿日元。
东京商工调查(Tokyo Shoko Research)表示,虽然SoftBank Robotics 没有公布业绩数字,但2015 年财年营收为22 亿日元,净亏损为117 亿日元,显然比2014 财年的23 亿日元净亏损更为糟糕。
对于为何会亏损,日媒归咎于Pepper定价太便宜。Pepper的主机价格为19.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8万元),作为人型机器人的定价较低,利润率不高。由于销售额难以抵消研发费负担,导致连续两个财年出现亏损。
不过,这并未阻挡软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该公司上月宣布签署协议,收购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机器人制造商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软银还将从Alphabet手中收购日本双足机器人公司Schaft。
这似乎正好解决了,Pepper腿脚不太好的问题。要知道Pepper的手部关节灵活,可以做出许多动作,但下半身却天差地别,爬坡能力不超过1.5厘米,移动速度每小时2公里。
口含金钥匙而生背靠三大巨头
2012年初,软银收购法国机器人公司Aldebaran,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集团旗下的机器人控股子公司SBRH。
两年后,软银对外展示了人形机器人Pepper。同年,Pepper作为免费雇员,开始在日本的电器店里“打工”。
2015年6月,阿里巴巴宣布向软银旗下的软银机器人控股公司注资145亿日元(约合1.18亿美元,合8亿人民币),以换取20%的股权。同样,郭台铭也捧上来自富士康的145亿日元入股SBRH,两家公司共占SBRH股权的40%,余下的60%归软银。
当天,马云和郭台铭更是亲自到场,同孙正义一起为Pepper站台。
马云、郭台铭、孙正义
这台1.2米高的人形机器人Pepper,有着漫画人物般硕大的眼睛,能够用自然语言与人进行交互。软银董事长孙正义称其为“第一台可以识别人类情感的机器人”,一度在日本市场引发销售热潮。
从2015年6月起,SBRH开始每月对外限量发售1000台Pepper,至该年年底,每个月通过软银官网贩售的1000台Pepper均在开卖后1分钟之内售罄。同年10月,Pepper企业版开始接受预定,以租赁形式与有意雇请Pepper的企业签订3年的合约:3年16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万元)。
根据软银披露的数据,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万个Pepper机器人开始工作,工作地点包括新加坡的必胜客、游轮和日本家庭。
Pepper之困,只会卖萌体积不小
事实上,早在1999年的时候,索尼公司就曾推出过一款概念和Pepper差不过的家庭陪伴式机器狗AIBO,这款机器狗曾一度在日本非常流行,然而,数千美元的昂贵价格最终让其成为了一款叫好不叫座的概念产品。
7年后,索尼不得不叫停了这系列机器狗的开发和维护,最终,AIBO也只在全球销售出了15万台,收益甚至都无法覆盖其高昂的研发成本。
不难看出,大部分人们似乎对一台只会卖萌和搭讪的机器人并不太感兴趣。
Pepper作为一个人形机器人,只能通过语音识别系统来识别人类的语音以及面部表情,并用表情、动作、语音与人类交流、反馈,也就是说除了能实现对话和跳舞,就没有别的卖点了。
值得一提的是,接近人类水平的自然语言交互和情绪判断依旧是人工智能的一大难题,这让Pepper的对话功能只是一个花架子而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当人们对Pepper的新鲜感消退过后,它更像是一个大玩具而非智能工具。
此外,对于大众而言,Pepper的体积也是让人缺乏购买欲的重要因素。这个身高1.2米的机器人虽然占地面积小,但占据空间却不小。
而商业服务市场,服务型机器人在Pepper问世后迎来一波高潮。用搜索引擎一搜“服务机器人”,可以得到超过千个型号。
其中最火的是餐厅服务机器人和前台机器人,不少还跟Pepper的设计极为相似,都是类人机器人抱着一块屏幕的形态,并且在售价上要比Pepper便宜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