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无人机管控势在必行 产业链各方共商对策

游客 2017-07-14 14:52:37    201202 次浏览

无人机管控势在必行 产业链各方共商对策 无人机管控势在必行 产业链各方共商对策会场内座无虚席

无人机管控势在必行 产业链各方共商对策会场外深度交流

无人机管控势在必行 产业链各方共商对策演示现场

无人机管控势在必行 产业链各方共商对策
对无人机进行监测和管控

无人机管控势在必行 产业链各方共商对策
监测车辆

无人机管控势在必行 产业链各方共商对策

监测设备 

天高云淡,一望无垠。6月底的张北草原,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声势浩大,有400人之众;他们的装备特立独行,除了大量风格迥异的无线电监控设备和车辆,还携带着各种不同款式的无人机;他们在室内讨论了一整天的技术,又在大草原上“玩”了一整天的无人机。

前来围观的当地群众乐呵呵地看着这些人将各种无人机升空,再让无人机降落,却不知道,这些“玩家”代表着当下国内外无人机管控业界最先进的水平,更不了解,这些人齐聚一堂,是为了共同解决“无人机管控”这一新生的世界难题。

箭在弦上

无人机管控势在必行

近日,南方洪水肆虐,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其中,无人机“非法”参与抗洪救灾的“善举”也引起了广泛议论。

“你们能不能用无人机,帮我找找我们家老人……” 7月1日,湖南怀化某媒体记者在用无人机直播洪峰过境时,家住当地的郝大姐焦急地向其求助。在了解情况后,该记者迅速用无人机定位到了她家的四层楼房。几经波折,被洪水围困两天的96岁老人及老人的聋哑女儿终于获救。不仅如此,身处灾区的无人机爱好者们还纷纷通过航拍灾情,让外界第一时间了解了当地整体的受灾情况。这些照片和视频,不仅对抗洪救灾的措施制定起到了参考作用,也为新闻媒体提供了第一手的鲜活资料。

这些“善举”在获得全国网友大量点赞的同时,也有部分专业人士给出了提醒:纵然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但这样的无人机航拍行为,严格来说并不合法。因为想要在目视视距范围外驾驶无人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拿到“飞手”证和获得飞行空域的审批。有驾照的“飞手”才可以申请飞行计划,否则就是“黑飞”。而以上飞行行为显然都未事先申请,属于违法行为。

那么,为什么无人机不能随便飞?早在2015年8月的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一架在7000英尺高空中飞行的无人机,就差点撞上一架飞机。从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仅在美国就发生了726起无人机事故。更有报道称,恐怖分子利用无人机投掷爆炸物,已导致平民伤亡。在我国,无人机坠落伤人、逼停航班和列车的案例也屡屡发生。仅今年5月,西南、西北、中南地区机场就发生了19次疑似无人机影响航班正常运行事件,共有326个航班受到影响。其中,成都双流机场的无人机入侵事故引发了全国对无人机监管的大讨论。

显然,无人机“黑飞”已经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不管肯定是不行的。各国纷纷对无人机使用制定法律法规。如日本包含小型无人机管制措施的《航空法》修正案已正式敲定,未获许可的无人机将禁止在住宅密集地及机场周边飞行,违者将处以50万日元(约合2.5万元人民币)罚金。英国民航局发布的无人机安全管理规范规定,普通用途的无人机只能在视线可及的距离内(大约500米)操作,飞行高度不可超过122米;载有摄像头的无人机不能在距离人、车辆或建筑物50米以内的地方飞行。我国也出台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文件以规范无人机的飞行。

既然有法可依,那么管好无人机要采取哪些手段?怎样才能在不影响“好无人机”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让“坏无人机”无处遁形、束手就擒?大草原上那场别开生面的无人机管控演练活动,正是为此而来。

戮力同心

产学研用形成合力

为了深入交流、探讨国内外主流企业无人机监控技术的最新成果,紧密对接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推进无人机技术监管手段的建设和发展,6月28日~29日,由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指导、中国无线电协会主办、北京东方波泰无线电频谱技术研究所承办的民用无人机监控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展示活动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召开,行业主管部门代表、业内专家、国内外企业负责人等超过400人参加了活动。

无人机产业发展形势喜人的背后,是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民用无人机的应用已在个人消费市场以及航拍、植保、能源等专业作业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无人机“黑飞”事件屡屡发生,对民航机场、敏感目标以及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无人机管控需要集多部门之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巡视员阚润田在会上指出,无人机产业发展和管理与无线电管理密不可分。无人机测控、载荷需要无线电频率资源,国内外无人机无线电频率规划的相关工作都在积极推进中。2015年,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频率使用事宜的通知》,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无人机制造行业和用户用频。为了配合空管、公安等部门做好无人机管控工作,阚润田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要明确职责定位,密切与各部门协调配合,做到到位不越位、守位不缺位,在无线电管理机构职责范围内,发挥技术特长和优势,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无线电监控工作;二是加强技术手段建设,统筹规划,提早做好无人机监控有关项目立项工作,同时尽量充分利用现有无线电监测设施,升级改造后,提升和完善对无人机频率的监控;三是要切实加强在重要时段和重点区域,特别是重大活动期间对民航机场和重点敏感目标实行对无人机的无线电监控。

会上,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李景春作了题为《民用无人机无线电管控技术研究》的报告。基于对无人机市场发展、产品类型、技术特点、可能产生的威胁等应用背景的详尽分析,李景春提出了对于非合作式和合作式无人机不同的管控体系。对于“坏无人机”,可根据情况通过雷达发现、无线电频谱监测、可见光/红外探测、声音识别等技术手段进行侦测,进而使用不同的压制或“欺骗”手段实现对无人机的管制,并进一步对无人机操作者进行定位。对于“好无人机”,则应建立协议管控机制,实现全天时管控,以掌握无人机使用态势和管控的主动权。

中国民航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万美贞从民航安全角度对无人机使用的频率和管控进行了详细解读。为应对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民航系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管理工作,后续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协调配合,共同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对无人机等机场周边升空物体的管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副教授孙永生就无人机等带来的公安安全新挑战进行了分析,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专家介绍了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十几家国内外主流企业就无人机管控技术进行现场演示和交流。

实战演练

中外技术各有所长

正如阚润田所说,无人机管控要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利用先进信息技术,逐步加强对“非合作”无人机的非法飞行活动的监控,提高对“黑飞”无人机的防范和打击能力,有效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促进无人机安全、合法使用,推动无人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次现场演示,成都华日、北京中飞创天、成都成广电、北京米波通信、罗德与施瓦茨、北京中通华盈、深圳峥嵘、中星世通、中华通信、北京波尔通信、国蓉科技、成都大公博创、北京世纪德辰、长沙北斗等国内外主流企业,带来的正是他们在无人机监控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以成都华日演示的“无人机侦测管制系统”为例,其采用用户视角,模拟执行一场发生在活动现场的实战任务。现场共布3个点位,分别是无人机侦测管制系统的主站、从站和执法分队。主站和从站架设距离为700米,执法分队持手持式无人机遥控器侦测设备待命。

目标出现了!1号无人机刚开始起飞准备,主站操作端的软件就在2秒内发出了告警。目标无人机起飞后,主站操作员立即读取出其机型和位置信息,系统开始跟踪其飞行轨迹,并描绘出连续清晰的飞行路线。旋即,在操作员的密切监控下,系统自动识别出新出现的2号无人机信号,且同时描绘两条飞行轨迹。待1号无人机的飞行接近警戒区,系统通过云台联动系统控制自动压制设备对目标无人机进行压制,同时执法分队使用手持式无人机遥控器侦测系统,实施对其操控者的逼近式查找,并实施执法。从无人机信号搜索发现、测向定位、轨迹描绘、多机识别、目标反制,到无人机操控者的定位,全过程一气呵成。

“本来还有些忐忑,”成都华日技术总监左劲在看完了各家企业的演示之后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现在更有信心了。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实战效果相比国外先进水平并不逊色,具体领域各有所长。”

作为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反无人机解决方案技术项目负责人,Jens Kuehne对本次活动赞不绝口:“如此大型领先的反无人机产品技术研讨及展示活动非常专业!每个厂商都有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案,能与其他十几家公司进行国际间交流,一起展示不同的产品,非常有意义。”在Jens Kuehne看来,与用户和其他供应商进行技术讨论和信息交流,有助于了解当地客户的应用和需求,用户的积极反馈对该公司ARDRONIS系统的改进很有帮助。

本次无人机管控技术的集中演示的确代表了当下国内外最先进的水平。中国无线电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岩表示,主流企业无人机管控技术水平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从发现到管控再到定位,都有了很大进步,本次演示达到了展示水平、互相学习、推动无人机管控技术发展的预期目标。

看到本次无人机管控会议圆满成功,本次大会的承办方北京东方波泰无线电频谱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安平终于松了口气。全世界都想了解无人机管控技术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因此如何让各个管理部门及使用单位准确了解无人机管控技术能力,对承办单位也是一个挑战。从4月初开始,会议议程尤其是现场展示环节如何设计是压力最大的,好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技术专家队伍庞大,从领导到各级工程师都建言献策,最终使会议效果超出预期目标。

我们知道,实现无人机的良好管控不可能一蹴而就,仅凭一次会议活动也解决不了无人机管控这一新生的世界难题。但在本次活动上,我们看到了行业主管部门管好无人机的决心,看到了产业链各环节解决问题的努力。可以说,无人机的管控开始“上道儿”了!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