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时代更需要优化信息“过滤器”

游客 2017-07-14 08:09:45    201296 次浏览

现在,我们获得信息与资讯的方式越来越被算法所主导。打开新闻资讯APP,我们就不断地接收算法根据它“认知”的我们的喜好推来的资讯。但只要略微注意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现在这些算法多半简单粗暴,就是“你要的,给你更多”——— 如果你点击看了几条娱乐新闻,那你会刷新出来更多。

面对此种状况,或许有人会觉得,我们应该回到过去:回到只有少量的精品内容,回到由编辑精心编排的时代。但是,用户已经培养起来的习惯,信息量的爆发,新的方式带来的便利和舒适,都让我们无法回去。我们每个人现在能做的,只能是跟上技术的发展,努力调适自己的信息获取习惯,尤其是改善我们自己获取信息的“过滤器”。

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其实是所谓的“Feed”。这个词最早来自于博客和Web2.0时代,它本来指,我们可以主动订阅不同的信息源,每个信息源就是一个Feed。现在,再从英文原义看这个词时,我们会觉得,它可能恰好反映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Feed是喂食,我们被喂食信息而不自知,还以为是我们在主动选择信息呢。海量的信息被传送到我们目前,但同时,我们每个人又在自觉不自觉中有了很多的过滤器,很多互联网产品的角色其实是过滤器。

这里,回顾一下我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方式的变迁,也试着看看过滤器是怎么变化的。在互联网之前,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和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其实都是一对多的广播,不管是报纸、杂志、图书,还是广播、电视、电影,它们背后的机制都最适用于把同样的信息广播给很多人。互联网来了之后,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换,它擅长的是一对一通讯,也就是把一个信息传递给一个人。互联网擅长把海量的、多样的、即时的信息传送到一个人面前,供人挑选,并且这种能力越来越强。

互联网上信息传播方式演变是一步一步来的。最先出现的是资讯门户网,初看起来,它和报纸杂志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版面变成互联网首页。但这一步已经反映了互联网的特征:量变引发质变,门户网提供海量的信息、时时刻刻不断更新,我们通过点击什么链接、不点击什么链接,从过去报纸杂志的“千人一面”的信息体验,变成了“千人千面”的体验。从个人获取到的信息的角度看,没有两个人看到的门户网首页是完全一样的。

当然,个人的信息过滤器还没有出现。很多年前,《数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庞帝有一个形象的说法,网络让我们可以挑选自己想看的内容,形成一份所谓的“我的日报”(The Daily Me):“你不必再阅读别人心目中的新闻和别人认为值得占据版面的新闻,你的兴趣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个“我的日报”的设想,其实就是一种理想化的过滤器。

稍后,Web2.0和博客来了。对多数人来说,Web 2.0让互联网从只读变成了可写,每个人都在互联网上发表观点,或者像写日记一样记下自己的小感受,它们没有大幅度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这个过程中,喜欢尝试各种新技术的人开始用一些工具订阅各种来自博客、新闻网站的Feed,这些订阅工具提升了信息获取效率。不过,这些订阅工具过滤器一直都很小众,后来都销声匿迹了。

对于中国的多数互联网用户来说,获取信息方式的真正变化发生在微博到来之后,它把曾经仅属于小众人群的个性化机制,变成几乎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体验。在全球互联网,社交网络Facebook和微博客服务Twitter则更早就开启此种变化。微博是中国互联网最热门的服务之一,自此,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真的变成了“千人千面”。在微博里面,关注不同的人,就会获得不同的信息,关注某个人,我们就是在调适自己的过滤器。

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不同的信息机制又交织在一起、混合发展,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再次发生巨变。现在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算法,但其实不只是算法,过去的很多过滤器现在都混合到了一起,其中主要有:订阅机制,社交分发,根据兴趣进行算法分发,用算法设计用户的信息流。比如,我们所有人都很熟悉的,微信公众号采用的是订阅机制,同时它又通过社交关系网络进行传播。比如,类似今日头条这样的资讯A PP采用算法进行资讯的分发。又比如,微博和Facebook都用算法调整优化每个用户看到的信息流,让我们能看到跟自己最相关的信息。

这些是更强大的过滤器,我们有更多的可能去优化它,按照个人的需求将它个性化。比如,在一些采用算法信息流的产品中,如果我们有意识地点击和选择,比如我说不想再看到这些八卦,比如说点击更多的人工智能前沿信息,那么我们自己获得的信息会越来越好。回到过去并非可选的路,未来明显会更好。我们对互联网乐观,因为它带来的信息传播的变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智能不再处在发送者那一端,而是在接收者也就是我们这一端,我们得到越来越多的工具。对于个人,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应该是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优化自己的信息过滤器。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