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经济的光荣与梦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之下,一次新的创业大潮滚滚而来,而承载创业梦想的双创中心也成为创业者的梦想加速器。新城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在时代大潮下成长和崛起,成为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的双创引领者,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搏击长空、成就梦想的大平台。
站在双创风口上的“飞象”
5月2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2017)中国•呼和浩特创新创业创意大赛启动仪式”召开。大赛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前瞻性、创新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科研院所、创业团队及个人,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广泛连接双创资源,打通双创链条,将优质项目、优秀人才引入新城区,为广大创客搭建助力梦想的广阔平台。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新城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方达表示:“本次大赛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借助自身优势,联合各方资源,策划并实施的高端性、全国性、永久性赛事活动。”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积极响应号召,筹备成立专职从事创新创业服务工作的机构—新城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成为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推动者。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服务于创新创业者的双创中心,也在这个时代获得了快速成长。方达认为:“这得益于有先前的老底子,有国家的好政策,再加上我们有各种制度保障,还有就是各级领导的关注。”
图1 新城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鸟瞰图
第一,国家、自治区、呼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新城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有一个有趣的自我比喻—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口上的一只“飞象”。比如,随着2016年呼和浩特市顺利通过国家五部委关于“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评选,呼和浩特市将利用国家扶持资金在2016-2018年对新城区倾斜支持6亿元,也就是说新城区每年将以上亿元资金用于发展创新创业企业,进而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创新创业投入。再比如,新城区政府把打造双创空间与“去库存”紧密结合,据介绍仅2016年新城区就投资近5700万元,利用库存地产改造建成“乐创部落”、“创业社区”2个综合性孵化器,“文化创意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2个专业性孵化器,使新城区创新创业孵化空间达到17万平方米,主题产业园数量达到15个。
第二,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承上启下。双创中心所辖的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早在2012年底就已开园,到现在已有数年运营经验和资源积累;双创中心成立之后,建立了“六七八制度”、“早中晚餐制度”等一系列组织制度和保障举措,努力优化双创空间环境和服务水平,力求及时、有效服务企业,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信赖。
图2 新城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管理团队
第三,孵化水平快速提档升级。在成立一年多时间内,双创中心迅速晋级为国家级双创服务机构,让企业直接受惠。目前所辖的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园被人社部认定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内蒙古聚咖啡创客空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E-Café众创空间、i创筹众创空间被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双创中心的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成为吸引高科技企业、院所和人才的聚集地,浪潮集团内蒙古总部、猪八戒网内蒙古总部、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基地、和君商学院等知名企业和院所纷纷入驻,内蒙古宝亮信息股份公司成为双创中心孵化的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
目前,双创中心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13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17万平方米孵化空间内集聚云计算、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生物科技、新材料等9大领域263家企业,吸纳就业1980人,营业收入突破4亿元。未来将完成800亩科技创新示范园、40万平方米物理空间的建设,集聚各类高新技术人才,打造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创业、创意示范园区,成为自治区双创强力引擎。
创业加速器助力“三创”
在创新创业的大时代,每天都有大群人走在创业路上,每天都有各种故事上演。虽然创业者仍将焦虑和孤独,但是将在这里找到最好的助力者和同行者,获得专业的服务和指导。
双创中心成立以来,积极为新城区创新、创业、创意示范园区做好组织保障。目标是围绕“三创”、立足“三新”、建设发展好五大服务平台。“三创”是指创新、创业、创意;“三新”是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五大服务平台包括政府服务、法务财务服务、政策培训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
在具体工作方面,双创中心重点围绕“三个结合”,着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切实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培育形成创新发展新环境,推动去库存与创新创业共赢发展。“三个结合”是指将去产能、去库存与推动“三创”工作相结合,与“三创”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与“互联网 ”相结合。“四项重点工作”包括加快科技创新示范园建设、加强“三创”空间载体建设、推进银宏生命产业园建设、丰富主题产业园区产业类别。
为提高服务能力,优化双创环境,在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呼市支持创新创业工作各项优惠政策基础上,双创中心独具一格地凝练并提出了一系列服务理念和制度,比如“早中晚餐”服务理念、“六七八制度”等。并且对于不同类别创业人群给予个性化支持,比如为女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由内蒙古妇联主导的“巾帼创业浩特”服务平台,使入驻企业获得全方位支持。此外,中心还推动新城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创新创业企业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
“六七八制度”代表着双创中心的整体服务制度框架,是六大发展目标、七大服务内容和八项禁令的简称。“六大发展目标”明确了“三创”示范园区创建目标,为入驻企业树立共同努力方向;“七大服务内容”明确了双创中心服务指针;“八项禁令”明确了企业不准从事事项。
双创中心还有一套贯穿于企业入驻、存续和退出全程的服务制度,方达主任形象地将其称为“早中晚餐制度”。“早餐制度”是针对申请入驻企业的专家评审制度。“中餐制度”是针对已入驻企业的各项服务制度,其中有一项“包保制度”,也称“服务企业代表制度”,是根据双创中心工作人员数量对260余家入驻企业进行包干负责、跟踪服务,每名工作人员对接企业(项目)不少于20项,人均年入户不少于15次,及时掌握企业动态、解决企业需求,营造企业与中心之间互信同生的良好环境。而“晚餐制度”是针对运转不良企业的清退机制,及时将孵化空间流转向成长性良好的企业。据方达主任介绍,中心还在筹划“下午茶制度”,即搭建活动平台让入驻企业增进交往,最大限度地实现园区内资源互通互用、互联互享。
通过服务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优惠政策的落地实施,新城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双创事业聚集地,创业者的梦想加速器。
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新城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所限,境内有大青山生态自然保护区以及呼和浩特市水源保护地,决定其无法发展工业,“退二进三”、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业是不二选择。新城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及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众创空间、内蒙古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在积极培育创新引擎、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和创新成果加速转化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双创中心入驻企业已实现产业聚集和创新引领。云计算产业方面,引进具有影响带动力的大项目、大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云计算产业发展链条,浪潮、易华录、支付宝云网科技、中国科学院呼和浩特智慧产业研究院等13家企业(院所)落地,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数据存储项目入驻联通基地,形成了从政府到产业链的平台提供、系统集成、应用开发、服务运营及终端用户的全方位产业链布局。自治区互联网众创园内,以华海科技、云亿家、中创云牧等为代表,形成了互联网 智慧医疗、交通、教育、社区、农业、旅游等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创造新型发展业态上迈出了新步伐。同时,电子商务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软件研发方面也都形成产业聚集。目前入驻企业涵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各个阶段,除华讯软件、元生源药业等积极筹备IPO的成熟期企业外,也集聚了新创环保、安达文化传媒等一批成长期企业。此外还有成功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比如在新四板挂牌的农耕宝—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生创立,其将互联网与农业种植基地相结合,提供绿色农产品会员式宅配式服务。最近还有包括基因测序等多个位于科技前沿的项目正在洽谈入驻。
对于入驻企业,方达主任如数家珍。因为入驻企业的点滴成长和进步,都凝聚着企业自身和双创中心管理者们的共同努力。方达主任坦言:“我已爱上这个行业了。除了领导的期待以外,接触那么多企业家,感受他们的创业精神、艰辛历程,了解他们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理念,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个重塑的过程。”
而今,内蒙古自治区即将迎来成立70周年庆典,作为自治区创新创业创意核心区和高新产业集聚区,双创中心凝聚了各方期待、各方努力,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