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方兴未艾 专家:警惕盲目跟风

游客 2017-07-11 11:43:54    201119 次浏览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利好政策不断传出,各地政府、企业都在大举上马人工智能园区项目。业内人士表示,盲目跟风投资导致部分人工智能产业园入驻率过低或者入驻企业良莠不齐,园区空心化问题亟待破解。

北上深广占据第一梯队

2016年,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孵化器——北人亦创孵化器在北京亦庄挂牌成立。在成立仪式发布会上,北人集团与战略投资合作机构壹创投资本还共同发起并出资设立了国内首个智能机器人产业基金——北人壹创基金。

北人壹创基金、北人亦创孵化器创始CEO丁浤伟彼时对外宣称,北人壹创基金和北人亦创孵化器是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羽两翼。再得益于背靠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这一地理优势,亦庄也将成为北京市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创业新高地。

你方唱罢我登场。坐落于东部发达地区的苏州工业园今年3月份也高调抛出设立300亿产业基金的绣球,加快布局发展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的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推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软硬件终端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

5月,广州市副市长、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也宣布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并在庆盛自贸片区选址划出3000亩地大力打造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园区,试图为广州IAB战略率先发力。

经过一年多的跑马圈地后,行业梯队雏形渐显。据艾媒咨询近期发布的《2017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报告》显示,在全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分布中,42.9%位于北京,16.7%位于上海,15.5%位于深圳,7.7%位于广州。这意味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北、上、深、广四个城市为第一梯队的战略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珠三角城市占据两席。

“第二梯队主要是以北上广深为核心向外辐射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其余地区,包括江苏、浙江、河北、天津等省市。”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龙头企业成为园区争抢目标

引进、培育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小巨人”是苏州工业园保持竞争力的有效策略。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和信息化局近期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已聚集企业600余家,2016年实现产值350亿元。

“龙头企业扎实的基础数据、在产品应用方面的海量用户基数以及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苏州工业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许文清说。

而人工智能基础相对薄弱的广州地区,则通过在场地、人才、产业和金融等方面的全方位政策扶持吸引行业巨头。作为行业巨头之一,亚信的落户为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带来的不仅是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还有顶级人才的输入。

通过在南沙建设人工智能高级研究院,亚信引入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专家科研团队进驻,并发起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引导全球,尤其是美国硅谷最有潜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带土移植”到南沙发展。亚信数据业务负责人表示,亚信不仅是帮助南沙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进行赶超,更重要的是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到产业体系,甚至是庞大的上下游产业体系在广州集聚发展,通过行业引领作用,助力广州逐步打造全球领先的基于大数据的现代信息产业新高地。

作为第一梯队“领头羊”的北京地区,则凭借首都的集聚效应,有效地整合了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相比国内其他同类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北人亦创孵化器园区刚一挂牌,就有21家企业落户签约,31家在洽谈。

同样,另一家坐标北京的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即使还没有明确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划分区域,就已成为国内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据刘杰豪介绍,这里除了囊括中科院计算所的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科研资源外,还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包括微软亚洲研究院、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等领军企业。“这些园区里的企业,无论是在行业知名度还是技术水平上,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刘杰豪表示。

园区空心化问题亟待破解

在各地争先恐后纷纷上马人工智能园区项目的背后,园区空心化也在显现。刘杰豪分析指出,受国家政策红利的影响,全国很多地区争抢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盲目跟风投资,导致部分人工智能产业园入驻率过低或者入驻企业稂莠不齐,缺乏项目引进筛选机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机器人产业也成为各路资本争抢的香饽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上马的机器人产业园区约有40多家,但国内真正涉足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并不多。作为业内从业人员,橙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马雷明向《中国企业报》记者揭开了人工智能产业的面纱。“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虽然口号喊得响亮,但实际真正算人工智能的企业没多少,很多都只能算是炒概念的泛人工智能。”

与此同时,刘杰豪也指出,目前国内以人工智能为主体的产业园整体还处于发展初始阶段,在整体技术水平以及孵化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大幅提升。此外,许多中小型人工智能产业园仅能提供办公空间,缺乏专业融资对接、人才引进、创业咨询等专业服务,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发展,园区整体实力不容乐观。北大科技园产业研究院院长陈畅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理智看待人工智能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周期。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和载体建设,合理找准自身定位,并有节奏地进行建设和运营。同时,要充分理解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内涵和外延。熟悉产业链构成和关键技术,围绕产业链部署技术创新链,熟悉主要科研机构和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并依此开展有效的组织和科学的管理。另外,还要强化自身对于科技类要素的整合能力。传统产业园区的优势在于高效组织能力,通过聚集产业链主体、集中生产资源,实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产业对于资源要素的需求与其他产业不同,它摆脱了空间和生产资料的限制,大量依赖于人才、科技和创新要素,这就需要园区运营者具备超凡的科技资源整合能力。”陈畅表示。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