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数千亿市场有望开启

游客 2017-07-11 11:43:38    200979 次浏览

7月5日,百度CEO李彦宏搭乘百度Apollo平台开发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消息不断被刷屏,这让人们再次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产品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赵刚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浪潮经历了5年的发展,目前人工智能早期研发的瓶颈(算法、计算能力、数据量)已经突破,其基础软硬件和产品应用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下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领域,2017 年将是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加速点。”

重大项目规划将发布,人工智能进入爆发期

6月29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天津世界智能大会上透露,国务院及科技部、发改委等多个部委推动制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规划即将发布。这将是中国面向2030年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长期深耕于机器人研发的中海清华(河南)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就已经开始爆发,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30亿元。”据王建强介绍,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落地持续超预期。继今年3月将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6月21日还成立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计划未来3年孵化50项人工智能产品等。随着国家持续加大AI领域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投入,人工智能政策红利有望持续释放,数千亿市场空间静待开启。在未来,随着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软件集成平台的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增大。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介绍,2017年,各地政府也在密集出台人工智能产业配套扶持资金政策,努力解决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从各地产业政策上看,北京提出的人工智能产业扶持领域最为全面,覆盖了从脑科学到智能硬件制造的全产业链环节;上海作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提出到2020年平均每年新增3000台以上机器人;沈阳作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分中心之一,拥有新松机器人等企业基础,政策上提出设立200亿元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在未来5年,北京和上海等地将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实现领先发展。

“中国脑计划”启动,人工智能实现局部领先

赵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美国、英国、欧盟、日本、韩国都在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美国侧重研发新型脑神经科学,欧盟主攻超级计算机技术,模拟脑功能技术,而日、韩、英等国也都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等列入了未来综合发展计划。

中国在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后,也相继发布了重点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有关文件及规划。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互联网 ”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18年,要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技术局部领先。另据记者了解,作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已启动的4个试点之一,“中国脑计划”正在编制实施方案,该计划由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领衔实施,通过研究人脑的基本认知原理,研发脑疾病的诊治手段及类脑人工智能。

赵刚认为,人工智能全球竞赛已经开启。在人工智能领域,虽然美国有先发优势,但中国在数据资源、标注成本、市场规模、应用场景四方面具有优势,在未来仍有机会超过美国。

长城证券分析师甄峰预计,后续国家将持续加大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资金、人才、技术等投入,人工智能政策红利有望持续释放。

“我国互联网的网民渗透率已经超过50%,网民红利已经基本释放完毕,在‘新常态’下,技术进步是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人工智能是未来10 年最确定的科技发展趋势。”中信建投分析师程杲表示。

亟须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目前,虽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已进入爆发期,但在产业链的数据支撑环节,依然存在数据流通法律法规缺失,高价值数据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群慧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黄群慧分析,目前,人工智能在感知环节,仿人体五感的各类传感器都有成熟产品,但缺乏高集成度,统一感知协调的中控系统,对于各个传感器获得多源数据无法进行一体化的采集,加工和分析。“因此,未来在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方面,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协同创新机制。”黄群慧说。

对此,赵刚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主要推动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包括持续夯实我国人工智能的基础,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项目,突破人工智能基础前沿领域的技术。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加快人工智能人才聚集及人才储备,布局建设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创新基地,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及开源开放。

另外,还要强化政策储备,注重风险防范。对人工智能进行长期监测,重视其带来的社会伦理、就业结构、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挑战,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以确保人工智能走上安全可控的发展轨道。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