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怡
今年以来,比特币最高涨幅达300%,然而,6月以来,比特币和众多虚拟货币的价格进入震荡回调期,其底层技术区块链的拥堵问题也逐渐暴露。与此同时,动辄几十分钟就能筹集上千万资金的虚拟货币融资(ICO)的火爆,也开始引起各方包括监管部门的关注。究竟如何定义数字货币?区块链到底拥有多大的发展潜力?面对火爆的ICO现象又应如何理性对待?
针对上述问题,在7月9日第四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创新与影响”分论坛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谢平、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钟伟、金融专业人士王永利、Rubix德勤中国主管秦谊、ChinaLedger技术委员会主管白硕、Ripple亚太区董事总经理DilipRao、LSE访问教授DonaldLawrence出席论坛并发表观点。
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万建华作为分论坛的主持人,首先发表了对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看法。他表示,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是紧密结合的,数字货币的第一个产物是由区块链中诞生的,也是在区块链上运行的。作为金融科技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国央行去年年底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其他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的央行,对数字货币也都投入了精力进行研究。
“然而迄今为止,数字货币是什么?依然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王永利认为,比特币实际上完全是在虚拟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规则被推送,只能在币圈里用。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会是货币电子化、无纸化,即使在有法定货币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很多特殊场合、特殊用途的专用币或者是代币,比如饭卡、饭票、购物券、购物卡等。
谢平同意王永利的观点并表示,数字货币虽然波动性很大,但客观需求是存在的,目前在网络空间或者数字世界都有一些数字货币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也正因此,目前全世界的央行都在研究数字货币。
针对近来很火爆的虚拟货币融资,白硕称其在深入研究后发现,ICO只生产交换价值,不生产使用价值。“即便如此,也需要劳动和投入资源,矿工需要投入算力才能挖出‘币’来。而投入者不仅有矿工,还有码农,这个‘工农联合’的经济体实质上是义务劳动。虽然出现了ICO这样打赏矿工和码农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如果被滥用,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如何正确对待ICO?白硕认为,首先要正视一些传销、跑路的现象,因为它们正在堆积出一个数字经济体,一个既有使用价值、生产价值还有内循环的经济体,未来规模很有可能涨至千亿甚至万亿美元级别;其次是要疏导,一方面对ICO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白名单机制,将ICO设定为一个合格的商品众筹。
就区块链的前景问题来看,王永利表示,区块链包含了很多技术,是集大成者,不仅运用在金融方面,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例如智能合约、分布式处理以及其他很多需要确保不可篡改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有应用范围,不是虚拟概念,而是核心技术的集成。我们现在关注的不仅仅是在物流、医疗等方面,还应该关注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以及对未来风险控制和监管产生的挑战。”谢平称。
而在秦谊看来,目前,区块链研究最主要的问题是怎样找到一个商业上可行的运用案例。“德勤去年研究了80个POC(概念验证)项目,已经和香港金融监管当局进行合作,并且和一些银行完成了有关贸易金融的POC项目。未来,将重点着眼于RegTech即监管科技方面的探索,帮助监管者和金融从业者提高合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