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高龄互联网流行语成史:你还记得当年的GGMM么?

游客 2017-07-09 08:25:07    201031 次浏览

来源:南方都市报 文:麦嘈

原标题:[街谈]高龄互联网流行语成史,展现语言自我净化能力

“GGMM”、“斑竹”、“兰州”、“马甲”……近日,一位网络大V在上发起了一个叫做“复兴超高龄互联网流行词”的话题,很快吸引了上万名网友参与。网友们纷纷贡献不同时代的网络热词,汇成了一部“网络考古重要文献”。这些一度处于潮流前线的词语,如今已被时间蒙上灰尘,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有些甚至变成了土气的代名词。有许多高龄互联网流行词的使用者———其中不少人是80后、90后看到这些流行用语时表示“太羞耻了”。更多人在这波回忆来袭时感叹时光飞逝,并且怀念青春。(昨日《扬子晚报》)

从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向民间普及,带动网络文化勃兴,到今天已经20年。如果以30年为一代,那么如今年青一代,说是在各种网络潮语中长大的,也不为过。像我这个语言文学系出身,以文字为职业的人,可以说面对网络流行语的潮涨潮落,形同手足无措的“银发族”,时有“来者不可追”的力不从心之感。由于网络潮语往往来源芜杂,其词源集时事段子、流行节目、笑话、贴吧惯用语、网红生造词等于一身,有时你不在那个小圈子和脉络里,潮语一出,每个字你都认识,但连在一起组词成句,你就蒙圈儿。

比如,微信朋友圈里经常看见家族小辈莫名奇妙贴出一段话,一众年轻人笑得不行,你却不明就里,暗自神伤。“蓝瘦香菇”走红还历历在目,转眼已是去年流行词,眼下你若还用这个词上网跟人聊天,不是潮而是落伍跟自讨没趣。今年潮语换成了“广东人喜欢吃胡建人”、“皮皮虾我们走”、“明天来U C上班”……假如你不上网查这些词句的来源和典故,是不是它认识你,你不认识它?中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又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人口,语汇创制的养料极其丰富。像最近流行的网游《王者荣耀》变身“农药”,就是戏谑n、l不分的方言口音,化用而来,传神又独具喜感。

网络潮语流行、翻篇之快,超出了某些习惯使用经典现代白话文的文字工作者的消化能力。你要时刻跟上这股潮流,恐怕是虚妄,要么学查网络词典,要么学会放弃。放弃的意思是,在经典的现代汉语这个适用于大多数普通人日常交流的语言平台之上,我们又要承认和包容网络语所代表的小众文化,并给予其生存(或者说自生自灭的)空间。

我这么说,是因为网络流行语的盛行,近年来曾引起不少文化学者和语言学家的担忧。一方面担心潮语太多会把汉语搞乱,令国人尤其年轻人的语言表达水准下降。另一方面,又担心网络潮语文化含量有限,若不加以限制,或导致汉语文化内涵缺失。可是,“高龄互联网流行词”这一话题,反而有机会让我们从一个实证的角度,回顾小众语言的发展历程。很明显,一些含有特定指涉,或者缺乏美感和生命力的潮语在一时走红之后迅速消失了,能沉淀下来,进入词典的毕竟是少数(如近年来商务印书馆新修订《现代汉语词典》,收入的潮语也只有“雷人”、“给力”、“宅男宅女”、“北漂”、“八卦”、“纠结”、“山寨”、“PM 2.5”等少数)。如此看来,专家们似乎过虑了。

高龄互联网流行语成史,展现了汉语自我净化的能力。而语言的新陈代谢似乎总是如此,总要经历从非主流变成主流,在主流中不断创造潮流的过程。有时我反而觉得,生活在由互联网加速、如此湍急的语言河流中,是一件好事———因为,只要你虚心、包容,就有可能通过语言接近那些在年龄、地域等方面如此不同于你的人群,拓展自己的生命经验。网络流行语的任务并不是进入经典,而在于语际人际的互动交流,生发趣味,增强认同感。它既是研究特定时代精神状况的产品,又是网络代际划分和集结的暗号:就像上世纪50年代的人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80年代的人唱《祝酒歌》一样。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