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机君碎碎念:
“贾维斯(J.A.R.V.I.S.)”即《钢铁侠》中托尼•史塔克制造出来的人工智能管家,意为Just a Rather VeryIntelligent System(只是一个相当聪明的智能系统)。
看过《钢铁侠》和《复仇者联盟》的小伙伴,一定不会对“贾维斯”这个对钢铁侠托尼毕恭毕敬,分身当过反派奥创,且自己最终化身幻视的智能管家系统感到陌生。
伴随着近五年来,互联网行业对于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的大步迈进,智能语音助手作为人机交互的灵魂角色,也开始不再拘泥于智能手机,开始寻找新的硬件载体。智能音箱则成为了互联网公司所竞逐的“风口”之一。
国外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发布了智能音箱产品:从亚马逊Echo,到谷歌的Google Home、微软的Invoke,再到苹果的HomePod,而国内百度、京东也早已进入战场。
日前,阿里发布智能音箱产品“天猫精灵”,相传腾讯的“耳朵”也已经在路上,预计8月或9月发布。
在互联网企业的智能音箱面前,“贾维斯”却有种小巫见大巫的即视感,它们不仅能像管家那样购物、放歌、排日程,还能招猫、逗狗、哄孩子,仿佛当今科技与科学幻想之间,就差一个全息投影了。
短期爆发的市场
众所周知,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提早布局智能音箱多是为了抢占其背后的软件和服务市场,包含且不仅限于电商、流媒体以及线下服务等领域。不过,想让音箱在这万千世界中找出身为主人的你的声音,在硬件上同样不能疏于打磨。
例如苹果的HomePod,其貌不扬的外形下,拥有8个扬声器和6个麦克风组成的阵列,才可以实现360度远场收音。
然而这对于硬件积累薄弱的创业公司来说,其复杂程度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元件供应商已经设计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一线供应商中,高通和联发科都已经开发出了自己的智能音频平台,具备一整套远场麦克风系统,支持波束成形、回波消除等功能,并可以通过Wi-Fi和蓝牙与手机或其他物联网设备相连。拥有了几乎“交钥匙”的解决方案,不差钱的创业公司就能轻易地将智能音箱硬件生产出来。
巨头们搭好舞台,唱戏的并不仅限于这几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智能音箱企业已超过50家。而且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伴随苹果等一系列消费电子品牌入局,智能音箱将很快成为一种潮流,并在短期内呈现爆发式增长。
VoiceLabs预测,今年智能语音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450万台,而市面上流通的智能语音设备总量将达到3300万台。这也意味着,2015年智能语音设备的出货量为170万台,2016年为650万台。
先天不足难成大器
虽然智能音箱在国际上极具话题性,但实际上只是个叫好不叫座的产品。来自eMarketer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美国语音助手市场中,亚马逊 Echo的市场份额达到70.6%,GoogleHome则占到23.8%,而其他厂商仅为5.6%。如此大的市占率,Echo两年总计销量也仅有1000万台。
更何况这还是在音箱强需求的美国,而在普及率较低的中国市场,目前已知数据中,出货量最大的是灵隆科技旗下的叮咚音箱,(自称)达到了100万台。这一数字仅为亚马逊的1/10。
智能音箱能否成为未来智能家庭的中心呢?答案是否定的。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语音助手 音箱”形态上的先天不足,由于音箱通常拥有一定的固定性,不能够随意搬动,即使目前原厂麦克风可以达到5米的距离,仍难以满足如今人们房屋越来越越大、格局越来越复杂的现状。而让整个房间遍布“窃听器”式的声音采集系统,在安置成本与隐私保护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论灵活性而言,智能音箱的实用度恐怕还不及前几年红极一时的智能穿戴设备。
而作为核心的语音识别系统,目前的语音识别率,国外出品的智能音箱大多不支持中文,而国内百度、科大讯飞等企业研发的中文称已经达到97%的准确率,虽然3%的失误看似很小,但以每天使用一次计算,每个月平均有那么一天因识别出错而可能误事,还要增加一步重新验证的工序,让语音助手所带来效率提升大打折扣。
也就是说,各家目前的语音识别与语义理解的开发上,达到科幻片中“贾维斯”的境界至少还需要等上至少一年半载的时间。也许那时的市场早已恢复冷静,而智能音箱只能作为配件淹没于厂商的“Others”里。
一场寡头的割据狂欢
虽然智能音箱无法成为真正的智能家庭中心,但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其核心目的,在于借力智能音箱的“爆红”,为各自的智能语音系统打下用户基础。这背后,是一场互联网巨头提前开疆掠地,争夺流量入口的狂欢。
虽然智能音箱恐无法成为未来智能家庭的中心,但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提前入局,只是未来在智能语音助手大潮来临前,为背后的核心业务抢占流量入口。
例如亚马逊、阿里、京东有一套完整的电商平台,苹果有App Store和音乐流媒体服务,腾讯背后是QQ、微信强大的社交网络。
至于那些没有靠山的,软硬实力都与巨头差之甚远的创业公司,在智能音箱大潮退去后恐难以独活。要么通过创新将自己“卖”个好价钱;要么委身于巨头的平台之下,依托平台带来的红利为自己带来一些硬件销量。
看过《钢铁侠》和《复仇者联盟》的小伙伴,一定不会对“贾维斯”这个对钢铁侠托尼毕恭毕敬,分身当过反派奥创,且自己最终化身幻视的智能管家系统感到陌生。
伴随着近五年来,互联网行业对于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的大步迈进,智能语音助手作为人机交互的灵魂角色,也开始不再拘泥于智能手机,开始寻找新的硬件载体。智能音箱则成为了互联网公司所竞逐的“风口”之一。
国外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发布了智能音箱产品:从亚马逊Echo,到谷歌的Google Home、微软的Invoke,再到苹果的HomePod,而国内百度、京东也早已进入战场。
日前,阿里发布智能音箱产品“天猫精灵”,相传腾讯的“耳朵”也已经在路上,预计8月或9月发布。
在互联网企业的智能音箱面前,“贾维斯”却有种小巫见大巫的即视感,它们不仅能像管家那样购物、放歌、排日程,还能招猫、逗狗、哄孩子,仿佛当今科技与科学幻想之间,就差一个全息投影了。
短期爆发的市场
众所周知,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提早布局智能音箱多是为了抢占其背后的软件和服务市场,包含且不仅限于电商、流媒体以及线下服务等领域。不过,想让音箱在这万千世界中找出身为主人的你的声音,在硬件上同样不能疏于打磨。
例如苹果的HomePod,其貌不扬的外形下,拥有8个扬声器和6个麦克风组成的阵列,才可以实现360度远场收音。
然而这对于硬件积累薄弱的创业公司来说,其复杂程度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元件供应商已经设计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一线供应商中,高通和联发科都已经开发出了自己的智能音频平台,具备一整套远场麦克风系统,支持波束成形、回波消除等功能,并可以通过Wi-Fi和蓝牙与手机或其他物联网设备相连。拥有了几乎“交钥匙”的解决方案,不差钱的创业公司就能轻易地将智能音箱硬件生产出来。
巨头们搭好舞台,唱戏的并不仅限于这几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智能音箱企业已超过50家。而且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伴随苹果等一系列消费电子品牌入局,智能音箱将很快成为一种潮流,并在短期内呈现爆发式增长。
VoiceLabs预测,今年智能语音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450万台,而市面上流通的智能语音设备总量将达到3300万台。这也意味着,2015年智能语音设备的出货量为170万台,2016年为650万台。
先天不足难成大器
虽然智能音箱在国际上极具话题性,但实际上只是个叫好不叫座的产品。来自eMarketer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美国语音助手市场中,亚马逊 Echo的市场份额达到70.6%,GoogleHome则占到23.8%,而其他厂商仅为5.6%。如此大的市占率,Echo两年总计销量也仅有1000万台。
更何况这还是在音箱强需求的美国,而在普及率较低的中国市场,目前已知数据中,出货量最大的是灵隆科技旗下的叮咚音箱,(自称)达到了100万台。这一数字仅为亚马逊的1/10。
智能音箱能否成为未来智能家庭的中心呢?答案是否定的。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语音助手 音箱”形态上的先天不足,由于音箱通常拥有一定的固定性,不能够随意搬动,即使目前原厂麦克风可以达到5米的距离,仍难以满足如今人们房屋越来越越大、格局越来越复杂的现状。而让整个房间遍布“窃听器”式的声音采集系统,在安置成本与隐私保护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论灵活性而言,智能音箱的实用度恐怕还不及前几年红极一时的智能穿戴设备。
而作为核心的语音识别系统,目前的语音识别率,国外出品的智能音箱大多不支持中文,而国内百度、科大讯飞等企业研发的中文称已经达到97%的准确率,虽然3%的失误看似很小,但以每天使用一次计算,每个月平均有那么一天因识别出错而可能误事,还要增加一步重新验证的工序,让语音助手所带来效率提升大打折扣。
也就是说,各家目前的语音识别与语义理解的开发上,达到科幻片中“贾维斯”的境界至少还需要等上至少一年半载的时间。也许那时的市场早已恢复冷静,而智能音箱只能作为配件淹没于厂商的“Others”里。
一场寡头的割据狂欢
虽然智能音箱无法成为真正的智能家庭中心,但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其核心目的,在于借力智能音箱的“爆红”,为各自的智能语音系统打下用户基础。这背后,是一场互联网巨头提前开疆掠地,争夺流量入口的狂欢。
虽然智能音箱恐无法成为未来智能家庭的中心,但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提前入局,只是未来在智能语音助手大潮来临前,为背后的核心业务抢占流量入口。
例如亚马逊、阿里、京东有一套完整的电商平台,苹果有App Store和音乐流媒体服务,腾讯背后是QQ、微信强大的社交网络。
至于那些没有靠山的,软硬实力都与巨头差之甚远的创业公司,在智能音箱大潮退去后恐难以独活。要么通过创新将自己“卖”个好价钱;要么委身于巨头的平台之下,依托平台带来的红利为自己带来一些硬件销量。
所以,虽然互联网巨头不是“钢铁侠”,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商战中,巨头们从智能手机开始,并将战火延伸到了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等领域,足以见得语音流量入口的争夺,很可能成为谁将成为下一个五到十年科技行业主导者的关键战役。
文章来源:名侦探磕机(iphone5apple)文章作者:磕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