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清清 天津报道
人工智能2.0时代
2017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人工智能首入政府报告也意味着其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产业界则比政界更早行动起来。自2010年以来国内人工智能逐渐进入爆发期,人工智能企业大量增长,一系列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和投融资机构进入大众视野。截止到2016年底,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9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0.25%。而随着后期细化政策的不断落地,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高速增长。
导读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7世界智能大会上透露,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将于近期向全社会公布。该规划对直到2030年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进行系统部署,囊括与此相关的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重点聚焦在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加快人工智能成果向应用转化,强化政策储备和加强国际合作四个方面。
一个通体黑金色、约两掌高的“微型变形金刚”,在绿色地毯上欢快地“蹦跶”前进。一个足球滚到了它的脚边,它停下前进的步伐,左脚微曲,后抬发力——球被娴熟地踢飞。突然,“变形金刚”不小心后仰着摔了一跤,引得围观人群发出惊叹声,然而它毫不在意,用手撑住地面,发力,让自己坐起来。
6月29日,2017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正式开幕。上述这一幕,发生在智能大会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展台前。而在世界智能大会期间,还有大量的人工智能成果展示:云骁无人驾驶汽车、物流配送机器人、一飞智控农药喷洒直升机、科大讯飞的智慧服务助手晓曼……
“人工智能正在走向2.0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明确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国内外迅速升温,产业界首先行动,政界开始聚焦,民间热度也在骤升,包括信息环境、社会新需求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础和目标都产生了巨变,这些巨变都促进人工智能向新一代迈进。”
而在向新一代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应当如何作为?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7世界智能大会上透露,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将于近期向全社会公布。该规划对直到2030年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进行系统部署,囊括与此相关的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重点聚焦在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加快人工智能成果向应用转化,强化政策储备和加强国际合作四个方面。
“与国际相比,中国国内在人工智能方面已有很多发展,比如中国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很多,数据量极为庞大,正在向云端和终端‘两端’转化,行业应用也达到一定层次和需求” ,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过中国人工智能面对的挑战也不言而喻,包括技术研究的论文质量有待商榷,存在相当数量的人才缺口等,这些问题同样需要重视。”
“换道超车”
“重视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指出,“2016年全球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额达到300亿美元。根据百度搜索数据显示,2016年‘人工智能’关键词的媒体关注度比2015年增长632%,2017年上半年又增长了45%。”
在这个全球人工智能热度飙升的时间节点,国内人工智能也发展到临界点,迎来“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根据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报告称,到2030年,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将高达15.7万亿美元,带动全球GDP增长14%。中国或将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而要成为人工智能的受益者,就需要正确把握人工智能的脉搏。“当前的人工智能正显示出新的特征。”潘云鹤分析称,人工智能的特征端倪体现为大数据上的深度学习与自我训练结合的综合进化技术发轫,基于网络的群体智能开始萌芽,跨媒体推理已经兴起,无人系统迅速发展和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演进。
因此,潘云鹤建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术与软件方向围绕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和自主智能系统进行,最终应用在智能城市、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
“从大数据来进行知识与能力提升的方式,包括使用规则教授、数据学习和问题引导三种。然而,这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围绕大数据智能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指出,目前国内外均深入研究单一方式,如果能找到三种方式下更通用的人工智能数据方法,就能够实现从单领域任务驱动到通用条件下的多任务人工智能。
当前人工智能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媒体的单一性。“比如语音识别就是识别你在说什么,图像识别就是读取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就是根据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相对来说功能比较单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特征是跨媒体感知、认知、分析和推理。”
群体智能则是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吸引、汇聚和管理大规模参与者,从而超越个体智力的智能,其综合应用实例之一体现为众创科技平台。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吴文峻介绍,美国官方的众创科技网站已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人员参与,形成275个创业公司,每年产生的经济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AI2.0阶段,群体智能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和范式已逐步显现。”
应用加速落地
除去专家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指明方向之外,事实上,当前国内人工智能应用也在加速。
在2017世界智能大会展会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到众多企业和机构的身影。这其中不仅有西门子、、等国外企业,百度、京东、科大讯飞等国内颇具实力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亦有徐工、海尔等向人工智能转型的传统工业企业,以及诸如一飞智控、天地伟业等专注于无人机、安防相关垂直领域的企业。
而据李彦宏会场透露,就在28日,百度人脸识别技术落地南阳机场。这也是全国首个全流程旅客人脸识别管理系统,已应用于安检和登机口。
“具体而言,中国的人脸识别、人脸支付的空间很大,相关设备的推广和应用速度较快。与之相关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包括医疗影像分析、高精度及高速的工业机器人等,也有许多企业在探索”,赛迪顾问电子信息行业高级分析师向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此外,曾经对开放并不那么热衷的中国企业,如今也开始尝试着拥抱更多合作伙伴。今年上半年,百度相继开放了DuerOS操作系统、通过“计划”开放了自身智能驾驶平台,科大讯飞亦于此前将语音技术资源进行开源。
“开放对于人工智能行业而言是一个趋势,不过目前国内科技企业的开源只有百度做得比较激进。”向阳指出,“开源并非将研发投入打水漂,而是创造一个更大的生态圈,甚至推动行业发展。例如,百度推出‘阿波罗计划’之后,我们跟许多车企沟通了解到,此举帮助他们省去了许多研发周期与研发投入,对行业的推动极为有利。”
与此同时,百度也将收获自身的“流派”。“开源之后,企业可以利用更多开发者来对自身技术进行修订和优化,省去了部分研发投入。”向阳指出,“此外,此举还可以培养用户习惯。类似于安卓系统在开源之后可以附加更多产品服务一样,人工智能相关平台的开源,可以让人工智能产品商未来更加顺理成章地使用相关平台的服务。”
不过,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如今包括微软、、等科技巨头企业均开源了自身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它们与国内企业确实存在竞争关系。对于技术开发者而言,选择的依据在于代码、模块的丰富程度,兼容性等。国内企业的市场接受度,还是需要时间来验证。”向阳说。
(编辑: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