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我国信息消费发展步入快车道

游客 2017-06-28 11:29:38    201294 次浏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战略研究部主任何伟、副主任张丽

当前,我国已进入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信息消费及其催生的新投资新供给,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为了促进信息消费,拉动有效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2013年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以下简称为32号文)。四年来,信息消费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超额实现了预期目标。

信息消费工作总体进展

32号文发布以来,各方积极落实信息消费各项任务部署,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和配套政策,信息消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第一,创新工作举措,推进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

自2013年以来,工信部组织开展了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市(县、区)工作。分两批组织遴选了104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2015年择优评选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25个。各地高度重视信息消费相关工作,积极探索信息消费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径,在信息服务模式、信息产品创新、公共服务应用、政策环境支持等方面形成一定特色,以点带面带动全国信息消费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带动各试点城市挖掘信息消费潜力,增强信息消费供给,各省、各试点城市推荐了近300个信息消费应用项目,从中遴选出60个入选“国家信息消费创新应用示范项目”。这些项目覆盖电子商务、智能物流、互联网金融、公共服务信息化、智慧家庭和公共数据开放等众多领域,总结提炼出一批具有较强复制性和推广价值的最佳实践案例,通过信息消费城市行等活动,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第二,夯实网络基础,提升信息网络服务能力。

工信部连续多年开展“宽带中国”行动,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提速降费工作,不断提升网络支撑能力,持续推进资费水平下降。2015年启动了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包括3.1万个贫困村在内的共约10万个行政村宽带建设和升级改造,不断扩大网络覆盖面。积极推动双创平台建设,支持大企业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研发测试、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地方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开源社区等新兴众创空间,打造市场化与专业化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孵化与投资衔接的创新载体。

第三,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挖掘信息消费新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一是推动云计算产业创新发展。国务院2015年出台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工信部制定了“十三五”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并在北京、广东、江苏等9个省市组织开展云服务能力评测。二是促进大数据开发与应用。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制定了《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工作方案》和《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组织开展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建工作。三是深化行业生产性信息服务。工业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关键产品研发和国产化步伐加快,推动国内工业软件企业与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积极开展需求对接和技术项目合作,推广促进作用明显。

信息消费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信息消费形式更多样、选择更丰富、意愿更强烈,信息消费能力不断升级,潜力持续释放,信息消费成为经济持久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一是信息消费规模快速增长。信息消费规模由2013年的2.2万亿元迅速增长至2016年的3.9万亿元,年均增幅高达21%以上,为同期最终消费增长速度的2.3倍,信息消费规模占最终消费总规模的比重从2013年的7.3%提高到2016年的10%左右。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6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5.1万亿元。

二是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显著提升。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截至2016年年底,城市地区90%以上家庭具备光纤接入能力,行政村网络通光纤比例超过82%,移动3G/4G用户占比达到71.2%,4G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和主要乡镇。

三是信息服务持续升级。信息消费从传统话音业务快速向数据业务迁移,月户均数据流量消费突破1GB,是2013年的6倍。互联网快速向社会经济各领域融合渗透,新兴信息服务消费快速成长,网络约车、共享单车等分享经济蓬勃发展。

四是信息产品日趋丰富。信息产品加快向中高端迈进,我国网络设备企业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华为、OPPO、vivo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5位,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为信息消费升级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信息消费发展呈现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加速发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更加深入,信息消费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扩展。

在需求端,新兴消费需求加速释放。一是消费群体持续扩大。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61.4%,移动互联网用户达10.9亿户。80后、90后新生代快速崛起,成为网络消费中坚力量。同时,跨境电商发展带动信息消费主体向国外人口辐射,2016年中国通过网上交易向俄罗斯输送包裹多达20多万个。二是消费需求快速升级。随着国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持续提升,绿色、安全、分享、共享等新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人们不再满足低质低价的产品和服务,被低收入抑制的个性化、小众化、高端化需求快速释放,由传统的生存型、物质型消费向发展型、服务型等新型消费转变。

在供给端,新型供给能力孕育成长。一是供给主体由企业向个人扩展。当前,互联网开放平台与资源分享极大地降低了个体创业和创新的门槛,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众多创业者、中小团队和个人正在成为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重要供给力量。二是供给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延展。“互联网 ”在生产生活领域全面推进,以平台化和生态化的新经济模式崛起壮大,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一方面信息技术领域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可穿戴设备、机器视觉、智能个人助理等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各领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数字家庭、智能网联汽车等融合型产品和服务拓展信息消费新空间。

总体来看,经过4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广泛普及,网络支付、物流配送、信用体系、网络安全等信息消费环境显著改善,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模式、消费流程等正在重塑。数字家庭、在线教育、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消费领域正快速兴起,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带动我国信息消费市场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广空间升级和迈进。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