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填报志愿”APP真的靠谱吗?

游客 2017-06-27 11:39:42    200943 次浏览

作为6月份最受关注的事件高考来说,并不是离开考场拿到好的分数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学生和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如何给考生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一个理想的专业上,考得好只是基础,志愿填得好也非常重要。

“填报志愿”APP真的靠谱吗?

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市场上会出现各类教育咨询机构以及教育专家来为考生出谋划策,但是往往收费较高,许多考生和家长望而却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目前在手机上出现了大量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APP,这些APP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有助于考生和家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和参考,不过也引起不少人的质疑。

“高考填报志愿”APP存在即合理

之所以在6月份“高考填报志愿”AP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着其必然的合理性。填报志愿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很难做出最佳评估和选择。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时,要对自己选择的高校全面了解,不然容易导致考生落选或录取到不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据教育专家介绍,对于高校的了解,主要侧重三方面。首先要了解所选院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冷热一般专业。高校重点学科的多少,直接反映学校在全国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学生的质量。特色专业是指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学校的专业都有相对冷热之分,所以对此要清楚知晓。

其次要了解专业的内涵、属性强弱、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如考生专业意愿明显,在相同档次院校中,应首选专门学校,首选其强势专业。

再次要了解学校层次、办学类型、招生计划及说明、录取原则、外语考试语种要求、专业特殊要求、录取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对优惠加分的认可程度、调档比例、录取及分专业规则等。要关注省划批次提档分、学校提档分和专业提档分。当然不可只关注院校提档分,一般选择学校录取平均分作为参考价值意义更大,录取率也高。应当详细了解所报目标院校近几年录取的最低分最高分,尤其是平均分,大小年。当然,中分、高分考生更要结合位次。

但往往一般的家长与考生,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家长在没有过考生经验的情况下面对着大量的数据无从下手。而“高考填报志愿”APP大多是包含了全国高校以及近年来高考录取线以及各高校专业录取的数据,分不同的地区以及目前考生的考分做出预测。

环球网科技频道记者在下载使用了一款APP时候发现,大多数APP让你选择所在的地区,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然后填入你的考试成绩,为你匹配地区与高校,会给你各个高校最低的录取分数以及各专业的录取分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可以看出,这些APP的作用就是帮助考生用最经济的分数上最理想的大学、进最理想的专业。使用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的高考志愿填报软件,考生收集高考资讯将更加及时、选择更透明,基于大量统计数据提炼出的院校录取分数预估算法,预测院校当年录取分数线,更准确,更靠谱,更便捷,大量节省了用户自己收集数据的时间。

可参考APP价值 但要自己做好分析

在一般情况看,每年高考录取情况是比较稳定,所以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可以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评估自己填报目标高校和专业的成功率。不过,许多APP采取的数据的统计口径、维度、质量不一,导致最后分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参考性会有偏差,也值得引起考生的注意。

有专家建议,考生可以多下载几个APP进行数据对比,然后跟国家相关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随机抽查几个做一下对比,检验这些APP大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提高准确率以及可参考性。

另外专家建议,除了这些APP的参考以外,考生自己也要对自己有所了解,否则面对这些APP也会束手无策。

如今互联网出现一片批评高考填报志愿APP的声音,主要是担心这类APP的权威性不够,高考招生实现阳光化、互联网化、智能化是时代的必然,也是“互联网 ”在民生领域的又一拓展,大可不必一味地指责,而是要分析其存在的价值。我们的教育部门能否自己开发一套简单、快捷、准确、权威的“大数据”系统,免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最后,也鼓励各位考生跟家长,一个人成才与否更多的是靠天生或后天培养形成的性格、胸怀、胆识、智商、情商等决定。一个人接受大学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其他努力一样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考上好的大学也不代表就迈入了成功的大门,没有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也不是人生灰暗的开始,最后希望各位考生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填报志愿”APP真的靠谱吗?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