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互联网巨头拥抱传统银行 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游客 2017-06-24 01:25:28    200954 次浏览

■冉学东

在当下的金融业,金融科技成为了“政治正确”,似乎哪家银行不拥趸金融科技,不贴上金融科技的标签,几乎就没有底气告诉别人是做金融的。

传统大行终于坐不住了,工农中建四大行一字排开纷纷与BATJ四大互联网巨头签署合作协议,几乎是争先恐后,唯一有区别的是有的比较低调,有的比较高调。合作内容大同小异,均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云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在业务、流程、技术上全面启动创新试点。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狂热中的时候,听一听清醒的声音似乎总是有益的。

在近期的一个论坛上,银监会信托监督管理部主任邓智毅就金融科技对未来金融业的影响所陈述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看法。

他在肯定金融科技对于金融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提出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带来的潜在风险:

一是增加了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和金融体系的复杂性,由于部分科技企业在信息技术管理方面的局限性,有可能导致风险在整个体系之间进行传导。二是很可能强化羊群效应和市场共振,增强风险波动和顺周期性。在金融服务效率提升的同时,风险传导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更加趋同,从而放大金融市场波动。

金融业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资源的配置,资金的融通,科技只是提升了它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如果金融科技带来的坏处大于带来的好处,则金融这个业态是否适合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假如金融科技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并且监管还暂时没有有效的手段去回避和防范,则科技在金融业的运用可能就会止步。

举个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例子,在次贷危机引发的抛售潮中,如果机构们都是高度发达的金融科技,他们以微秒的量级速度同时抛售的话,市场瞬间就可能崩溃,监管部门根本就没有反应余地。

在资产管理行业,大家都能采用最先进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大家都可以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和算法,从一定程度上讲,大家在技术方面的能力应该是没有差距的,一个交易策略的形成可能更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不然大家基于相同的资料和相同的技术形成的判断和交易策略,在市场上就不可能产生套利的结果。

而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最为重要的可能还不是技术变革,而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一个公平的市场参与机制,机构的预算硬约束等等市场主体地位的建立。中国的银行业应该在残酷的市场公平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形成在内部管理中的竞争机制,才可能实现这种外部合作的有效性,才可能真正在金融科技领域重新焕发生机。

晚清时期实行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终洋务运动失败,其根源就是这个指导思想:“体”不变,“用”只是皮毛,在一个不变的“体”上很难生发异质的“毛”。

中国的四大互联网巨头诞生于世界信息技术革命和资本金融流动的大背景之下,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经过优胜劣汰而逐渐壮大,目前已经形成基于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垄断,这样的机构和传统国有体制的银行合作,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是值得期待,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