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千万别点“伪红包” 领取可能被骗钱

游客 2017-06-14 07:46:37    201074 次浏览

相信很多人对于微信红包“情有独钟”,收到微信群里来自亲朋好友的红包的确让人心情愉悦,但近来却有人打开了微信“伪红包”,微信钱包里的钱被骗走了。这种微信“伪红包”从何而来?怎样辨别真假红包以防止上当受骗?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普惠金融知识平台“耶问”分析师崔凯向记者介绍说,随着微信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其特有的社交属性成为了天然的信息分享渠道,微信红包就是其中的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同时,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创造了机会,一些不法分子套上“微信红包”的名头,放入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利用大众对微信信息的信任,盗取用户微信钱包内的钱财。

对于微信“伪红包”造成的危害,崔凯认为,其最大危害是泄露受害者的私人信息,潜在风险巨大。例如,有些“伪红包”在打开之后,要受害人输入个人信息之后,才能领所谓的“红包”,这就明显是先要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相信很多人都接到过各种广告、股票、投资类的骚扰电话,这些电话就是由于我们的隐私信息被泄漏后产生的,如果信息泄露得太多还会对我们以及家人的安全产生很多威胁,信息泄露会成为催生盗窃、诈骗、敲诈勒索、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崔凯说。

如何才能有效地辨别微信“伪红包”?易观智库分析师黄国胜分析认为,“伪红包”一般是通过木马链接或其他诈骗方式,骗取受害者的资金。此外,木马病毒的传播途径还包括微信中收到的类似“微信语音”图标链接、朋友圈文章、游戏链接等。不论是分享链接抢红包、“666、888元高额红包”、拆红包输密码、与好友共抢的红包达到一定金额提现等各种形式,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骗取个人资金和信息,这和真红包能直接收到资金是不一样的。

崔凯认为,要辨别“伪红包”还是相对容易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点开后是不是要求直接收到资金,如果点开后不是直接跳转到微信红包的金额显示界面,而是其他界面,用户就要提高警惕了,这类红包往往就是“伪红包”。“虽然不能说有红包一定就是骗局,因为有一些公司在做微信促销活动的时候也会采用类似方法,但提高保护隐私和财产安全的警惕性、不贪图来路不明的钱财是不会错的。”崔凯建议说。

如果被骗了,如何及时止损?黄国胜给用户支了招:“平时手机应当定期杀灭病毒,装好杀毒软件。如果不慎输入支付密码,发现是‘伪红包’而被骗取钱财,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然后立刻修改银行卡、支付宝、微信、QQ等密码,密码最好不要一致,也不要太简单、与自己的生日重合,让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可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请求帮助。”(经济日报记者 崔国强)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