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量子信息和类脑智能纳入“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规划

游客 2017-06-13 07:25:10    201385 次浏览

本报记者 周慧 北京报道

近日,科技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着眼于更长远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未来我国科技发展制高点,组织若干项基础研究类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列出两大项目:一是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二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

这两个领域,一方面是基础研究的热门学科,也跟当下的热门产业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息息相关,让产业界充满期待。

 量子信息抢占制高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量子信息技术的两大主流应用,主要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上述《规划》对此的定位是,奠定我国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国际竞争中的科技基础和优势方向。

《规划》称,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向多用户联网的量子通信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率先突破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建设超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网,开展星地量子通信系统研究,构建完整的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体系,与经典通信网络实现无缝链接。

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研究解决大尺度量子系统的效率问题,实现量子信息的调制、存储、传输和计算,最终实现可实用化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

从全球的研究进展情况来看,中国此前主攻量子通信,在量子通信技术的研发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6年“京沪干线”建成了国内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

2017年5月初,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宣布,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的光量子计算机,将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中国量子信息的发展情况,九州量子董事长郑韶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国家方面的重视,目前在量子通信领域出现欧、美、中、日交替领先的现象。中国政府投入较大,在应用领域和产业化方面做得不错。特别是在量子通信输出技术和量子工业布局上因为国家重视,中国企业发展动力更足,产业运营也比较好,处于领先地位。

在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方面,近年来中国的一些企业也把量子计算纳入到发展方向上来,在基础研发上争取不被落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阿里云采访获悉,中科大和在201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双方还宣布研制量子计算机计划。

地方政府方面,量子信息发展较受关注的安徽省,已把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建设作为安徽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安徽方面称,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申报建设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是重中之重。

 中国脑科学计划

除了量子信息以外,《规划》中提到的另一基础研究类重大科技项目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脑科学近年已成为全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经过近3年的酝酿,“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国脑计划,在2016年被“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工程之一。

脑科学研究的应用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另一大应用方向就是“类脑智能”,也就是时下资本圈很热的人工智能。

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已经开始,预计两年内将会启动实施。

在这项涉及基础研究的最新规划中,主要围绕脑与认知、脑机智能和脑的健康三个核心问题,统筹安排脑科学的基础研究、转化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一体两翼”的布局,并搭建关键技术平台。

其中提到,发展类脑计算理论,研发类脑智能系统(模仿脑)。基于对脑认知功能的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研究具有更高智能的机器和信息处理技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脑科学研究已成大国必争之地,美国是最早决定实施“脑计划”的国家。早在2013年4月,白宫就公布了“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欧盟和日本也在2013年、2014年相继发布各自的“脑计划”。

为解开大脑谜团,抢占创新制高点,目前北京和上海均已启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地区性计划,开始资助相关研究项目,上海市政府已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列为重大科技项目,成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举措,2014年开始,包括、科大讯飞等企业也推出各自的人工智能脑计划。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入中国“十三五”基础研究类重大科技项目,无疑让神经学专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者再次振奋。

(编辑:何苗。)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