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共享充电宝成风口:是刚需还是资本炒作?

游客 2017-06-09 00:55:04    201208 次浏览

共享充电宝成风口:是刚需还是资本炒作?

蓝鲸TMT 谢媛媛

 共享充电宝正在成为资本市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3月31日,小电、街电接连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不仅包括“独角兽”朱啸虎,IDG,还包括BAT巨头之一腾讯。4月5日,来电科技获得2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SIG和红点中国领投,成为目前该行业融资金额最高的一家公司。同日,移动电源租赁项目魔宝电源也宣布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

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包括小电、街电在内的所有共享充电宝所获得融资金额已经近3亿元,超过20家机构入局。

就这样,共享充电宝火了。确切的说,应该是与“共享”沾边的行业都火了。

从最开始的滴滴,优步到现在的共享单车、共享租车,以及共享充电宝。共享经济几乎将我们包围。对于用户来说,共享经济是美好的,因为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而这也是共享经济变味儿的原因。 

资本推手造就的”烧钱经济”

共享经济下的产物都有着无一例外的共性,那就是烧钱。

最开始入局的滴滴和优步为了争夺用户疯狂补贴,直到滴滴将优步收购。共享单车ofo和摩拜在用户抢夺战上也沿袭该种竞争手段,想要以此拔得头筹。

而共享充电宝一经推出,就采用用户租借1小时免费,一小时之后,每小时收费1元,一天的收费上限为10元的收费标准也证明了共享经济的烧钱共性,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几乎是在照搬ofo的商业模式。

共享经济变成了烧钱经济,是什么促使这个行业越来越肆无忌惮的烧钱?

ofo投资人朱啸虎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摩拜的股东很强大,如果没有股东的力量,ofo与摩拜的战局不会持续这么久,最终结果还是要看摩拜股东的信心。

“股东强大”对应的是资本强大,朱啸虎的一番话从侧面说明,谁能经受得住“补贴”大战,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大量资本涌入共享经济行业,成为该行业资金来源的后盾,大力支持其烧钱行为。投资方认为做平台一定要先抢占用户量,所以当一个平台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没有良好的运营能力时,资本表现的非常大度,因为他们只关注用户量。在资本推动下,这些共享行业的平台无暇顾及自己的管理与未来发展,疯狂追求订单量,这时的共享经济已经变成了烧钱经济,而资本就是最好的推手。

共享行业的烧钱后遗症

因看不到盈利点,共享经济下的产物饱受诟病。

为了占据市场,滴滴与优步之间都投入了海量的补贴费,也许是烧钱烧怕了,两个竞争者最终选择合并。合并之后的滴滴被媒体多次爆出涨价20~30%的新闻,涨价后的用车价款几乎和出租车价位持平,这让许多用户感到不适应。相关数据显示,滴滴去年8月日均活跃用户数下跌幅度超31%,日均活跃用户由7月的935万人,下跌至8月的642万。这些依靠“小投入”积攒的用户在涨价后纷纷撤离平台,烧完的钱除了一地灰以外什么都没留下。

反观现在的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在沿袭烧钱的商业模式下,会不会有所突破呢?答案是不会。滴滴在挤掉快的后,外界都认为滴滴能够形成垄断,但实际上,在停止了与快的烧钱战后,滴滴很快就迎来了优步。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无论是ofo和摩拜,还是小电与街电,谁会取得最终胜利,都逃不过与新入局的企业进行又一轮的补贴大战,而这种做法无疑会拖垮“资深”的那一方,除非他能够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正如风险投资家王功权所说“共享单车必须叠加出其他服务,不叠加其他服务,它本身这个模式肯定不行”。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