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人民日报评快手App:正视“基层文娱刚需”

游客 2017-04-11 10:05:12    201296 次浏览
人民日报评快手App:正视“基层文娱刚需”快手创始人宿华

正视“基层文娱刚需”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涌

近日,一笔投资震动了互联网短视频行业:短视频App“快手”宣布获得领投的3.5亿美元融资。在这条消息中,“3.5亿美元”自然是一大亮点,但被投资的对象——快手也颇引人注目。

不得不说,快手是个复杂的矛盾体。一方面,它拥有巨大的用户体量,根据快手官方数据,其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5000万,每天由用户自行拍摄上传的短视频近500万条。但另一方面,快手多年受困于“土”“low”的负面口碑,去年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将其描述为一个聚集着“自虐”“低俗段子”“行为怪异者”等视频内容的App。虽然这篇文章随后引起了争议,但快手与其他短视频“画风不同”,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打开快手,映入眼帘的是直观甚至略显简陋的界面,短视频整齐排开,点击即看,长度一般在几秒到几十秒之间,内容基本是用户的手机自拍,包括唱歌跳舞等个人表演,猫狗萌宠、梳头扎辫等生活场景,以及大吃特吃的“暴食秀”、搞笑段子等,但其在视频风格、人员着装、画面背景,乃至歌舞审美(喊麦、鬼步舞)上,都与互联网用户所追捧的“小资”与“精致”相去甚远,带有很强烈的三线城市及乡镇风格。对于经常在网上讨论巴黎时装、北欧家居、民谣和韩国舞蹈的一二线城市网民来说,快手所传递出的是一种闻所未闻的审美取向和生活场景,不可避免地被挂上“土”“low”的标签。

但有趣的是,尽管所谓“主流网民”掌管着快手“格调”高低的“生杀大权”,但快手却坐拥巨大的用户群体岿然不动。有研究机构报告指出,目前垂直短视频App用户中约五成为90后,超六成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镇。虽然“沉默的大多数”比起“城会玩”的用户无法赢得、微信上的网络话语权,但他们用行动为快手站了台。资料显示,我国2010年2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6年,而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刚达到11%。庞大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青年群体需要怎样的文化娱乐?当人们热衷于谈论院线文艺片票房或者最新的经济学畅销书的时候,当文娱产品消费者被默认为白领、中产、知识阶层的时候,这个问题似乎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

过去两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突飞猛进,而三四线城市票房收入的飙升,炒热了“小镇青年”这一概念,也让三四线城市的文娱刚需浮现在公众面前。然而许多人没有看到的是,受限于影院硬件的电影票房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力依然有限,“小镇青年”的票房购买力只是其文娱刚需的冰山一角,更多的需求潜藏在更深的“地下”。而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无疑是最具“基层渗透力”的文娱消费终端,短视频的商机便孕育其中。

在风起云涌的短视频扩张运动中,许多App选择了与更成熟、更专业的视频生产者合作,或者引进已经成名的网红、明星加盟。相较之下,快手是以几近刻意的态度强调其大众化、民间性和分享原则。其用户群体百分之十几来自一线城市,近80%来自二三线城市——跟中国互联网网民的地域分布非常接近,或许正因如此,快手才能够对所谓“基层用户”产生如此大的黏度。毫无疑问,快手上的部分低俗违规内容需要整治。但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应该承认并尊重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也更应看到,在广袤而多样化的中国大地上,文娱产品的市场升级空间还大有可为。

简单粗暴的雅俗二元论还能走多远?中国互联网的“大多数”是否会永远“沉默”?几亿人的文娱需求还有谁来满足、能不能更好地满足?这些问题,我们期待时间会给出更好的答案。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