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李路:《人民的名义》火爆,离不开互联网的互动效应

游客 2017-04-28 16:57:25    200937 次浏览

4月28日,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未来娱乐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大会就整个泛娱乐行业的发展做了深刻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请到了最近爆款剧《人民的名义》的导演李路与大盛国际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人民的名义》投资人安晓芬,两位嘉宾就电视剧火爆的背后做了自己的经验分享。

《人民的名义》播出将近一个月,收视率与口碑节节攀升,昨天播出的剧集收视破8,成为近些年内地电视剧的现象级。而4月28日晚,《人民的名义》即将迎来大结局,对于今晚的收视表现,导演李路表示非常看好。

主旋律题材互联网化,与时代接轨是其火爆原因之一

自2004年总局颁布“反腐、涉案剧不能登陆黄金档”以来,《人民的名义》是首部“解冻”的反腐大剧。而作为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既不是大IP,也没有所谓的“小鲜肉”加持,由于涉及题材敏感,甚至在审查环节也受到不少人的质疑。表面上看,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很难成为爆款。但《人民的名义》却成为一个特例,通过后期的口碑发酵,《人民的名义》却在收视上创下了十年来的记录,话题口碑爆棚。

李路:《人民的名义》火爆,离不开互联网的互动效应

在谈到《人民的名义》火爆的原因时,导演李路特别提到了互联网的传播效应。李路表示,团队在筹备期间就曾对这个片子未来在互联网上的发酵效应、年轻观众以及几代观众的观赏和互动效应做过策划,希望作品能够形成一次文化风暴,但是做到这么爆还是出乎团队意料的。

的确,在选择余地非常大的多屏时代,媒体、院线、可看的东西太多了,一部电视剧能够产生这么大的效应,甚至可以比肩当年《渴望》播出时的万人空巷,新媒体时代有这样的成绩实在难得。李路谈到,《人民的名义》能有这样的成绩与互联网的传播特征密切相关,正是由于电视剧在播出期间与观众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让电视剧形成口碑效应在互联网环境中持续发酵,才促成了电视剧在收视上的大规模爆发。他表示,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无论是编剧这个角度还是演员、导演,在二度创作的提升空间,都要想到和观众和媒体和互联网的互动效应。

艺术作品要回归创作本身,粉丝经济时代下更要注重角色与演员的契合度

最近几年电视荧屏“鲜肉霸屏”已经不足为奇了。随着年轻一代观众成长起来,演员这个行业的年龄层也更加趋向年轻化。粉丝经济时代下,抛开内容本身来讲,年轻的偶像似乎更具有流量号召力。

而粉丝经济带来的却不仅仅是流量暴增这么简单。天价片酬、数据造假等负面影响也跟随时代脚步接踵而来。不过,随着广电总局监管的加强以及观众对于作品的认知越来越趋于理性,从去年开始,粉丝效应似乎已经有了降温的趋势。

拿《人民的名义》来说,整个剧组和主演平均年龄都是45岁以上,但是它居然引发了一批90后甚至95后的追捧,甚至是网上狂欢。比如达康书记成为网络红人,网上有意思的评价。比如达康书记你的GDP我们来守护,或者达康书记的双眼皮萌萌哒,这是颠覆了以前的人物作品和状态。

李路:《人民的名义》火爆,离不开互联网的互动效应

对此,《人民的名义》投资人安晓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提到,中国艺术作品应该回到艺术创作的本身。每一个角色要用的演员都要恰如其分,来符合这个角色本身才是第一位。从制作人来讲,要从角色合适然后考虑他是不是网红或者是不是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人民的名义》在选角制作过程中,导演最看重的并不是演员能为作品带来多大流量,而是这个角色跟演员是不是能够融合。对于电视剧中的40多个角色,每一个角色都经过了导演的精挑细选。所以现在看下来,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不可替代的。李达康就是李达康,丝毫不违和。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让大家关注作品本身而不是演员,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强大的打动人心的作用。“用一个不太高的成本,做这样一个不论是政治风险,还是商业风险都很大的作品,常规意义上讲,在商业上的回报电视台或者网络应该都是不太受关注,但是恰恰爆发了。”

截至今天为止,《人民的名义》播出周期恰好满一个月,也就在今晚,电视剧即将迎来大结局,收官之际能否再创收视奇迹,就在今晚见分晓了。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