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众创空间十字路口: “二房东”模式难以为继

游客 2017-04-27 13:58:16    201157 次浏览

钱焜 王瑶瑶 李蕾

[如果二房东模式难以持继,那么若是远离租客、远离联合办公模式,一心一意只做增值服务行不行?究竟能不能盈利?]

如火如荼的创业大潮走向理性之时,创业者与投资者摆脱了之前的狂热,一大批依靠二房东转租模式运营的众创空间支撑不住了。

去年,深圳一家知名的众创空间孔雀机构,最终成为了强弩之末——倒闭了。孔雀机构创始人陈鹏福曾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其大部分的营收依赖于租金,这部分收益占到总收益的65%~70%。

显然,盈利模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人才和资源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制约着众创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困境之下,新的运营模式便意味着新的可能,但是如何重新定义众创空间?而相关通道是否真的已经打开?

借船发展

众创空间的概念起于美国,始于孵化器。

1956年,约瑟夫·曼库索在纽约州的贝特维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孵化器,用来解决地域失业率问题;直到1980年,在美国真正开始重视并且大力发展;1990年,北美的孵化器数量达到了400家,但发展速度过快,导致部分孵化器建设过于盲目,随后的发展出现了停滞。

随着风险资本的引入,使得孵化器内的初创企业得到了更有效的帮助与资本的投资,孵化器开始了企业化的运作,迎来了第二轮的高度发展。2005年,北美洲的企业孵化器帮助了超过27000家企业,创造了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收入170亿美元。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决定开始实行专门为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而设立的“火炬计划”。该计划中,国家把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列为重要的内容。随后,在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首次提出“众创空间”概念,我国众创空间呈现出水涨船高的态势。

近年来,在政策大力扶持和市场资本虹吸的双重作用下,众创空间站上了风口,成为一场席卷全国的“风暴”。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来说,众创空间的低门槛、开放式、便利化等优点为更多的草根创业者提供了成长和服务的平台,吸引了一大批现代初创企业的入驻,而巨大的行业张力同时也诱惑着新从业者的加入。

相关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今,全国众创空间的数量从不到50家爆发到超过4200家,呈井喷式发展,成为全球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未来五年,众创空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62%。

然而风口与浪尖本就是一体两面,无论是政策还是资本,亦不能稀释行业在萌芽状态下的混沌状态——定位不清晰、盈利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愈演愈烈。

做不做二房东

“现在的众创空间,包括加速器和孵化器,没有增值服务,服务培训也跟不上。”上海星动力科创空间CEO徐爱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而现实的背后隐藏着现今许多众创空间运营模式的问题。由于入驻项目大部分是初创企业,众创空间面临的投资回报周期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相对而言,出租空间能够在短期内获取一定的商业利润,因此越来越多的众创空间将部分空间转租来换取短期的现金流。

“二房东”模式也在这个行业兴起,一些虽然名为众创空间,但实际上是类似于联合办公的转租模式——其中出租运营是比较大的收入占比,而对于其内容建设,很多众创空间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二房东模式难以持继,那么若是远离租客、远离联合办公模式,一心一意只做增值服务行不行?究竟能不能盈利?

面对这个问题,徐爱华回忆起创建星动力科创空间时的情景,“我一直信奉‘平台经济、流量经济’,如果将众创空间定义成通过平台的综合性服务,或许可以颠覆传统,而满足市场的一些特定需求。”

据介绍,在这个8500平方米的众创空间中,徐爱华和他的星动力完全不提供房屋租赁领域的业务,取而代之的是高峰论坛、学术交流、信息发布、项目路演等活动。而在内容方面,众创空间中提供科技资讯、研发成果、人脉资源等内容信息,从而提高投资人与创业者的交互活力。

对此,徐爱华认为,正是因为供给侧的相对羸弱,在市场端有大量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一方面,民营企业缺乏活力,虽然政策加持,但需要不断激发民企的积极性和自发性;另一方面,传统产业有转型的欲望,而投资机构也希望能将资金投入有高新技术和发展前景的产业中,需要市场的动力嫁接;最后,科研机构有很好的成果,但没有渠道推出去,需要发挥市场的渠道功能。

“一是希望能让企业看到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的空间战略;二是希望让投资者看到转型与发展期间的机遇。”徐爱华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摒弃联合办公,实现模式转型,这样的想法是否可行还有待考证,不过现在看来,对于盈利模式,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盈利难点

纵观整个行业,众创空间多以收取低额的租金作为其重要的盈利来源,甚至很多是唯一的来源,更多的是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才能勉强为生。《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2016)》指出,“盈利模式单一、资金匮乏”是众创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相关数据显示,只有入住率达到70%左右,该空间才能实现盈利,然而大多数空间达不到这个比率(80%的空间入住率不到30%),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没有办法筛选出更好的项目,导致资金匮乏。

无独有偶,2016年2月,深圳南山一家众创空间“地库”倒闭,其创始人在朋友圈发文称,地库成立四个月,烧了100多万元,但由于入住率太低,导致经营困难,最终只能宣布倒闭;而两个月后,另一家老牌众创空间孔雀机构也被强拆。

徐爱华深谙其中原委,他对第一财经称,星动力科创空间采用邀请及推荐的方式吸纳会员,从而收取一定的费用。会员分级享用不同的权益,包括参加活动、获取咨询、组织活动以及获得一定范围的服务。

但若只是不收取租金费用、着力服务费用,众创空间想要一改颓势、转为盈利,确实也言之过早。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徐爱华向第一财经透露,现在能做到的也只是不亏本,社会价值大于商业价值。“于我而言,响应政府的号召,做一些具有社会价值的事情,是我的愿景所在。”徐爱华称。

2017年初,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正式下发。提出七大着力点,即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提供便捷创新创业服务,激励大众创新创业,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支持,加强财税扶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不同层次、角度,细化了26条具体有效的落实举措,众创空间的发展或能迎来新的机遇。

虽然各大众创空间的未来之路,无论是政策问题、标准问题还是模式问题等或许都将是发展中的痛点与难点,但越过瓶颈之后便是分水岭。现阶段下没有完美的商业模型,只有持续地时移势易,对产品和模式不断探索和尝试,才能靠近通道之门。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