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国产手机这么猛,为什么“安卓机皇”却总是三星?

游客 2017-03-30 21:22:07    200819 次浏览

两个月前,任正非终于坐不住了。他在内部会议上说,“灭了三星,灭了苹果”之类的话,无论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一次都不能讲。谁讲一次就罚 100 元。作为华为消费者 BG 的 CEO,余承东很清楚,这番话是说给他听的。

雷军比余承东实诚。虽然小米发布会也少不了吊打三星苹果,但他也曾说过,希望小米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有一天能达到三星之于韩国那样。从这个目标就能一窥雷军的野心,至少现在谁都想象不出,多年后的中国会变成了“小米共和国”。

国产手机这么猛,为什么“安卓机皇”却总是三星?

经过多年迭代,智能手机日趋同质,厂商们的竞争方向逐渐从产品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比如渠道和供应链资源。从这个角度看,三星是所有手机厂商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包括苹果。

一位在手机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供应链主管曾告诉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手机元器件一千多,但经常出问题的核心元器件就三个:内存、屏幕和芯片。而这三个元器件,三星均已涉足,更令人绝望的是,“三星 Memory 是世界第一,Super AMOLED 屏幕是遥遥领先世界第一,95% 以上。”

去年 5 月,三星获苹果一亿块 Super AMOLED 屏幕订单的消息不胫而走。虽然台湾电子时报研究部指出,日后中国手机厂商的屏幕需求将在本土解决,但对国产手机厂商来说,这无疑是个噩耗。

中国 Super AMOLED 屏幕制造商与三星的技术差距是以年为单位的。在提高屏幕分辨率,以及使用塑料基板技术这两方面,三星大幅领先于中国厂商。

在生产 Super AMOLED 面板时,挥发性发光材料的良品率成为一个瓶颈,屏幕分辨率越高,良品率越低。据了解,在中国厂商中,上海和辉光电今年的技术将达到三星 2014 年的水平。换言之,和辉光电大约落后三星三年,而其他中国厂商大约落后四到五年。

时间是公平的。多年后,当中国厂商终于追上今天的三星,却不知道那时候的三星又去到了哪里。

国产手机这么猛,为什么“安卓机皇”却总是三星?

产品化是技术应用的不二之选,依靠独占鳌头的供应链资源,三星手机在硬件方面一直处在领先地位。而这一点在中端机型上表现得格外抢眼。

为了将产品做得更有诚意,他们在 C7 Pro 上搭载了 5.7 英寸的 Super AMOLED 屏幕、4G 运行内存、64GB 存储、1600 万像素 F1.9 超大光圈镜头、以及支持快充的 3300mAh 电池;同时,在工艺方面,C7 Pro 还采用了难度极高的微缝天线设计。

毫无疑问,这样的配置会提升消费者对中端智能手机的认知,其他厂商不跟进便会陷入尴尬的产品错位,而一旦跟进,能否有实力满足市场需求则要被打上问号。

国产手机这么猛,为什么“安卓机皇”却总是三星?

三星手机在硬件方面的探索一直以激进著称。实际上,中国厂商中并不缺乏所谓的市场先知,他们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同时也知道供应链上有什么,但在他们心中,产品定义的先决条件往往是性价比。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他们不会选最好但还不成熟的新技术,而会做出一款最平衡的产品。

这倒没什么错,至少比发布一款激进的 PPT 手机实在很多。

但三星并不信奉这一套,因此在三星的旗舰机型上,总能看到概念落地。比如虹膜识别、息屏提醒、曲面屏、IP68 防水等。

在今年的 CES 上,一位国产手机的 CEO 告诉雷锋网,他们做产品定义时会参考消费者行为报告,最后得出的结果往往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比如消费者只愿意为曲面屏多花 187 块钱,而做曲面屏的成本又远远高于这个数,那他们就不会做曲面屏的手机。

跟随的节奏则取决于技术成熟的时间。换句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坐等三星大卖,坐等成本降低。但跟随是不可能完成超越的,在新技术量产之前,谁也无法预测三星的下一步会怎么走。

就以去年为例,三星收购了包括美国量子点企业 QD Vision、汽车影音系统 Harman International(哈曼国际),以及参与开发了苹果人工智能助理 Siri 的公司 Viv Labs 在内的十余家前沿科技公司。将公司业务拓展到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

这些大手笔都能够善始善终吗?谁也无法保证,这就意味着巨大的试错成本,绝非“性价比”可以理解。实际上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三星如今在供应链的地位,在新领域进行不计成本的投入,直到有一天将它商业化。

卓越没有捷径,短视的企业却看不到这些。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