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土地打交道的人似乎有着天生的淳朴与温厚,农分期CEO、创始人周建就是这样一个人。
出生在宿迁农村的周建,以其对农村风土人情的了解,瞄准国家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这一领域,创立了农分期。农分期是一家农村金融领域的服务平台,以农机和农资切入市场,后期逐渐发展成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平台。
周建,农分期创始人兼CEO,资深互联网连续创业者,先后创建旅游、电商、金融等企业。2013年,周建创立农分期平台,通过整合互联网工具、创新农业服务模式、搭建信用评价体系,专注于服务农村互联网与农业金融,为现代化农业经营者提供颠覆传统金融领域的大数据支撑。周建带领600人的团队将农分期建设成为国内农业服务条口中的领先创业型企业,业务覆盖江苏、安徽、河南、江西、山东、湖北、河北等省份,同时他主导完成由全球500强贝塔斯曼、真格基金、顺为资本等知名机构投入的数亿元融资。周建也高度关注社会慈善事业,2013年创建“小周公益”圆梦助学基金,每年与各地团市委开展合作,先后资助来自江苏宿迁、连云港等多地的贫困大学生80余名。
农分期CEO、创始人周建
从什么角度能够更好地切入农村市场?
当时的农村金融市场,有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乐农之家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农牧业平台,以互联网 农场 电商的发展模式深耕农村蓝海市场,协同解决农业的粗放式管理、资金不足、供需失衡、产业链松散、食品安全等难题。
除此之外,信用社、农业农商等传统银行也纷纷布局农村市场,增设ATM自动取款机,运用第三方支付为村民解决日常金融消费,增设金融服务网点,推出网上金融店等模式,方便村民日常需求。
农村基础建设的完善和用户的金融意识日趋成熟,经过反复推理和论证之后,周建发现,现有的农村金融业务大多集中在消费金融领域,生产金融领域布局并没有全覆盖。未来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的流逝,农村消费场景会逐渐弱化,于是农分期细化农业领域,以市场巨大的农机为切入口进军农村市场。
比如农分期推出的“快卖粮”APP,农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预售和出售,帮助农户把生产和流通环节有效连接起来,确保了生产延续性。
农分期推出的农老板培育计划,把每个县的种植大户集中线上建群,农户们可以在内部交流种植技术、临时仓储等信息。
目前农分期网络互动用户已达到4万多,除此之外有23万潜在客户。农分期业务已覆盖7个省份,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开发用户2万多。
从最初的满足农户资金需求、提供农机和农资服务,到如今试水流通环节服务,农分期在农村的生态服务链在逐步打通。
农村金融离不开完整的风控体系。
信用风险:
征信首先要做的是搜集数据, 农分期是依托一线人员深入农村,从零到一建立数据库,农村中的关系和信息都是相通的,地推人员与农民建立长期联系,不仅仅是获客层面,更重要还在于采集信息方面。
线下团队只负责采集和录入数据,审批仍由线上进行,并将贷款直接打入厂家账户,用于专款专用。目前农分期的审核通过率是60%,略低于消费金融,消费金融大多数线下分期的通过率在70%以上。
从还款意愿上,农分期主要从农民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经历、居住信息、经营年限、种植经验等)和家庭信息,两个维度进行考核。“家庭稳定性很重要,例如是否是夫妻共同经营,孩子是否正常入学或有稳定工作等细节问题。以这些维度的信息,在贷前判断农户是否具有还款意愿。”周建介绍。
在还款能力上,农分期主要对个人财务状况进行量化,将农机、地租、农资、粮食等家庭资产和权益算出来,并计算具体种植哪些作物、有多少亩地、每年投入产出等经营损益,以此来判断用户的还款能力。
经营风险:
在贷后风险上,既包括受客观因素影响而失去偿还能力的状况,也有因主观意愿而不想继续还款的情况。
周建介绍,“因天灾人祸,或遭遇家庭变故而导致的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农户部分早期会有积累,会通过调整固定资产结构,还掉贷款。还有一些群体没有足够还款能力的,农分期也并不会采取强催手段,而是判断他主观意愿是否愿意继续种地,因为不同于养殖、工矿,农业种植大部分是一年两季、一年三季,虽然这一季有所损失,但下一季有收成的话很容易回款,农户可用下一季的收入来还款。”
另一方面,主观意愿影响的情况,是指个别“老赖”人群。对于这部分群体,农分期会采取司法诉讼的形式。
农分期的坏账率目前尚不足1%。
作业风险
由于高度依赖线下地推团队进行获客和采集数据,因此对于农分期来说,人员的作业风险和道德风险,也是需要提前防范的。
一是体系上防范,农分期的线下团队根据覆盖区域分为不同的小团队,业务流程上是双人作业,当一个人的业务出现问题时,便会牵连整个团队,因此团队彼此之间会形成约束和监督。
二是技术上防范,所有线下客户经理采集信息都是使用PAD,全程定位、拍照和录像,从入口上防范作业风险。
小结:
今年年初,农分期获得亿元级B轮融资。
“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服务更多群体,让更多人成为农分期的服务群体。”周建说着自己对企业的规划,眼里充满希望。
对于农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周建有着自己的看法:“农村的生产方式变革,是基于农村生产环节的金融问题解决来推动的,金融是先决条件,影响着规模化生产。”
农村人口在流失,目前农分期服务的群体平均年龄在40多岁,等到他们老了之后,谁会成为下一代种植户?
对此,周建表示,土地规模化和机械化的趋势使得未来的农民向职业化发展,种地的职能被细化,比如农机合作社提供农机服务、相应的厂商或机构提供农资服务,种地的人逐渐从土地中剥离出来,成为管理角色。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农分期作为农村生产变革中的参与者和支撑者,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周建在农村金融领域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自己创业路上的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