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向机器人征税”仍为时尚早

游客 2017-03-20 09:20:03    201021 次浏览

当人们在街边的刀削面店看见负责削面的“机器人变形金刚”时,就会意识到人工智能机器人浪潮已经“席卷”百姓的日常生活。感叹之余,各种远虑近忧接踵而来。人们开始担心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会被机器人取代,自己将随时面临失业的风险。

对此,比尔·盖茨发出了“呐喊”——向机器人征税。近日,盖茨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当人们说机器人的到来造成了失业,人们的收入不断减少、亏损的时候,可以通过征税,甚至是提高税率来减慢机器人应用的速度。”据悉,盖茨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向机器人征税的倡导者。在此之前,欧洲议会曾就一部关于机器人的法律提案进行投票,提案中就包括向机器人征税等举措。

“是否该向机器人征税”,不同国家、行业和群体,站在不同利益角度,会给出截然相反的回答。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其词,细致看来,都不无道理。

据麦肯锡2016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随着自动化模式扩大到服务业,在目前由人类完成的工作中,有45%可能会实现自动化。这相当于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和2万亿美元的年薪。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近年来也一直在尝试使用流水线机器人来提高生产效率。2016年,富士康在昆山工厂装备超4万台机器人,裁员5万人,引发热议。

由此看来,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让越来越多的工人特别是生产一线的低技能工人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为就业市场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从此角度来说,向机器人征税有理可依。

然而,向机器人征税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首先,“机器人”的概念至今难以界定。大多数机器人并不是实体机器人,而是计算机软件。确定哪些技术与软件系统会导致失业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制度,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其次,机器人种类太多,征税标准难以确定。最现实的问题是:因技术进步而失业的人和因“好吃懒做”而惰性失业的人很难从量化标准上严格区分。

具体到中国目前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讨论“是否应该向机器人征税”仍为时过早。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在2016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总供给量年均增长速度约为40%。但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目前仍存在着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等发展瓶颈。据悉,国内具备一定规模的机器人企业虽然超过800家,但是处于产业低端的“空牌子“企业和没有技术积累、依赖进口零部件组装的代加工企业几乎各占一半,真正能实现“自主生产”机器人的企业仅有不足100家。

可见,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问题已基本解决,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应是尽快实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正向发展。

因此,对于中国机器人行业来说,目前并不是蹭“热点”讨论“是否应该向机器人征税”的合适时机。相比较而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苦练内功,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才是紧要之事。至于未来是否应该向机器人征税,且行且看。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