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邮电报
近日,伴随着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地的迅速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亲身感受到了共享经济具有的便利和好处:你并不需要花数百元购买一辆自行车,但是却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随时以半小时低至1元的价格甚至是免费骑行。然而,这个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的共享经济的典型模式,却遭遇了国民素质良莠不齐的“挑战”:一些单车遭遇了五花八门的人为损坏,例如车座、轮胎等零件被拆卸;还有一些单车被加装了私锁、停放在私人空间里而变成了“专车”……一辆小小的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开路先锋,却也成为共享经济下国民素质的“照妖镜”,折射出了人生百态。
众所周知,共享经济的理念是共同使用但并不独自占有,从而极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共享单车服务中,人们只是在需要骑车的时候使用它,使用完毕即将其放置在公共场所,从而方便下一个用户使用。与此同时,任何一个共享经济模式下的产品,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用户规模和一定的资源规模:在同样资源的前提下,正常使用的人越多,资源的流动性就会更好,服务的价值就会更高。对于共享单车而言,服务提供者只能在特定地点,例如地铁站附近、写字楼旁边、大型小区门口规模投放共享单车,而伴随着人们的分散使用,共享单车就会逐渐靠近各个居住小区以及公园、体育馆等各种场所,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一出门就能使用上,这其间就是一个依靠分享而逐步扩散的过程。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共享经济的实现,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资源的真正共享,而要让人们能够摒弃私心就必须依靠一定的社会道德基础,即在相对比较普遍的用户心中树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真正地让共享资源流动起来。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做到了爱惜和不损害,那么在你之后的使用者就会比较舒心;如果像你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你能够舒心使用的概率就会越来越高。
将“共享”变为“私享”,是对共享经济游戏规则的严重破坏。以最早进入共享单车市场的ofo小黄车为例,其日前因为在中国以及海外近40个城市的投放总量突破百万辆而成为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的第一名。然而,这个100万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数量来说(例如一个北京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就已经超过了2100万),又显得是何等的微不足道。试想一下,如果这100万辆自行车全部被占为己有,那么人们在街头看到小黄车的概率就会变得微乎其微了,而且小黄车在一天中的闲置时间也普遍会超过23个小时,大大违背了共享精神。
将“共享”变为“私享”,背后的驱动力自然是一己私欲。如何让这样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少?
短期来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以及运营规则进行约束。相对于广泛被加装了“私锁”的小黄车来说,具有定位功能、安装了智能锁的摩拜单车就幸运了很多,这对业界正是一个启发。共享单车可以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从而实时获取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及时排查是否变成了“专车”。对于运营规则而言,共享平台可以设立监督机制和有奖举报机制,一方面发动共享单车用户们拍下“私享”单车照片上传,平台随后采取相应措施回收;另一方面设置黑名单并在同行间共享,拒绝向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
长远来看,杜绝“私享”与共享文明的建立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需要社会公民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并不能一蹴而就。事实上,物质文明的发展,总是先于精神文明,最近几年出现的共享经济也是一样。而当前在共享单车使用中出现的种种乱象,正反映出了二者之间的不相适应。而成熟的共享文明,必然是春秋时代管仲所说的“道德当身,不以物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