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有关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改革的重心放在了支持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改革更加强调防控金融风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积累的风险要高度警惕。
3月5日下午,这一项改革布局引发了来自监管、金融机构以及企业的政协委员们激烈讨论。
央行副行长易纲在政协小组讨论会后表示,今年金融监管的方向主要还是支持实体经济,第二个防范金融风险。除了报告中提到的上述风险,还有一些表外业务,都是央行应该关注的,央行有信心控制好这些风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银行原董事长闫冰竹在经济组的发言中表示,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对小微企业而言是一个福音,其中,中小银行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区域只有存款、没有贷款,金融的微循环不畅,有效供给不足,金融资源的配置存在结构性问题。”闫冰竹称,破解这个问题,需要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中小银行的作用,通过“鲶鱼效应”,激发竞争活力,更好地适应和引导金融需求。比如,河北保定市蠡县农信社的改制重组,推动了“金融活水进万家”。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白鹤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银行现在县域的分支机构有抽水机的作用,资金都拿到大城市来做,对基层的金融支持相对就没有了,如果做普惠金融的话,大型金融机构通过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者事业部,就可以把它吸收的钱放给当地。”
白鹤祥称,这在国外有非常成熟的做法,美国就有《社区再投资法案》,规定县域以下吸收的资金,要有一定的比例投入给当地。
作为企业家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解决资金脱实向虚,除了银行自身的一些革新,大企业也可以在这方面做出贡献。比如说,中小企业拿到贷款比较困难,但是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大企业的上下游的企业,大企业跟这些企业有长期做生意的记录,这些数据都可以作为银行对这些中小企业征信的依据。
他还表示,甚至可以尝试在大企业发展供应链或者上下游的金融。“利用大型企业对这些中小企业更加了解的优势,来把资金用到真正的实体经济里面去。”杨元庆说。
(第一财经实习生熊天琪对本文有贡献)